下载此文档

胃间质瘤与其他胃肿瘤的鉴别.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胃间质瘤与其他胃肿瘤的鉴别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00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 -1868( 2015) 10
【摘要】{目的}:胃间质瘤临床比较少见,通过对胃间质瘤与其它胃肿瘤的鉴别,提高对胃间质瘤诊断水平。{仪器和方法}:采用飞利浦HD11XE彩色超声仪和C5-2MH凸阵探头,检查前嘱患者禁食8小时以上。让患者仰卧位、侧卧位,暴露腹部,超声探头在患者腹部行纵切、横切及多角度、多切面扫查,探查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和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腹腔淋巴结是否肿大、转移等等,必要时让患者饮水,观察肿瘤与胃的关系。{结果}:通过与其他胃肿瘤的临床症状、超声图像、病理、免疫组化等的区别,确定胃间质瘤的诊断。{结论}:超声虽然不能对胃肿瘤做出定性诊断,但是,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肿物的位置,血流状况,并通过声像图特征可以间接推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间质瘤;胃肿瘤;鉴别; 病理分析;免疫组化;
间质瘤传统的观念认为等同于平滑肌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肿瘤分类将间质瘤独立出来,特指胃肠道间叶肿瘤中c-kit 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组织学呈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肿瘤。间质瘤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现,大多数肿瘤细胞对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呈阳性反应,CD34阳性对诊断间质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鉴别诊断】
1、胃间质瘤(GIST)发病率低,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它的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治疗首选手术切除,因为胃间质瘤对放化疗不敏感。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类。胃肠道间质瘤是指从食管一直到直肠的消化道。
呈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分化为主的肿瘤,最常发生于胃。胃间质瘤一般不沿着胃壁浸润蔓延,而垂直于胃壁生长,根据生长方式可分为向腔内、腔外或者腔内外混合型生长。胃间质瘤一般起源于粘膜下肌层。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肿瘤与胃肠壁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良恶性有关。肿瘤较小者(直径小于2CM),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检和其它手术时无意中发现。肿瘤较大时,发生于胃腔内时,大多表现为呕吐、腹痛及胃出血,而发生于胃腔外的则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中上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及便血。超声图像表现现为肿块呈低回声、内回声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清楚,呈圆形或者是分叶形,血流较丰富。肿块较大时,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血流可不丰富。免疫组化主要诊断指标:CD117+、CD34+、SMA-、S-100- 、Desmin-。
2、胃平滑肌瘤/肉瘤:胃肠平滑肌类肿瘤是来源于消化管平滑肌组织的间叶性肿瘤,肿瘤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分为良性的平滑肌瘤和恶性的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食管、胃,少见于结直肠。一般瘤体直径< 5 cm,偶及5厘米以上的平滑肌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呕血、腹腔肿块,少数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胃平滑肌瘤较小时呈圆球状,以后可向分叶状或者不规则形态状发展。平滑肌瘤的超声表现是胃肠区圆球状或分叶状肿块,内部呈均匀或较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肿块边境清楚,有的内可见小溃疡。胃肠道平滑肌肉瘤多由平滑肌瘤恶变而来。来源于粘膜肌

胃间质瘤与其他胃肿瘤的鉴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