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案例研究
一、西方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的观念演变
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位
二、我国内部审计概述
法律环境
基础建设
业务发展
主要问题
意见和建议
职业化建设
1
三、内部审计典型案例分析
世界通信公司()案例
通用电气公司(GE)案例
百事(Pepsi)集团案例
航天通信公司案例
金鹰国际集团公司案例
2
导入: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枢纽地位。它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能够充当管理者延长的手臂或长在背后的眼睛。
同时,它还能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国家审计等外部审计监督提供重要基础。
尽管内部审计不可或缺,实务运用也在蓬勃发展,但限于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披露较少,理论和案例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有些滞缓。
就有限的公开资料来说,世界通信公司、百事集团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内部审计的成功范例,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3
一、西方内部审计概述
(一)内部审计的观念演变
“现代内部审计之父”索耶(Lawrence B. Sawyer)评论指出:
“内部审计这棵大树扎根于古代,只是到了近代才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4
1941年,美国学者布林克(Victor. Brink)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内部审计专著《内部审计:性质、职能和程序方法(Internal Auditing——Nature,Functions and Methods of Procedure)》,宣告内部审计学的诞生。
同年,瑟斯顿(John B. Hhurston,“内部审计师协会之父”)在美国倡导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内部审计师协会(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内部审计成为引人注目的职业。
5
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首次公布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the Statement of Responsibilities of Internal Auditor,SRIA)》中,将内部审计第一次定义为: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它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保护性和建设性的服务,处理财务与会计问题,有时也涉及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已经从财务会计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但它仍然以财务、会计为基础,还停留在财务审计的阶段。
6
1957年,《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将内部审计定义修订为: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它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
内部审计的内涵得到扩展,首次提出内部审计“衡量、评价其它控制有效性”的作用,标志着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的迈进。虽然在定义中依然强调财务审计的主要地位,但至少表明经营审计已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
7
1971年,《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义为: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它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
本次定义最突出的一点,是强调“建立在审查经营活动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财务会计基础上”。这表明内部审计已经完成从财务审计到经营审计的成功转型。内部审计目标由查错防弊走向兴利,由防护性走向建设性。
8
1978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正式批准的《内部审计从业标准》中继续发展内部审计概念: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以检查、评价组织为基础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组织提供服务。”
这条定义最令人注目的变化,是内部审计从“为管理服务”向“为组织服务”拓展,强调内部审计要站在整个组织的立场上观察和评价问题,为组织的长远的和全局的利益服务。内部审计由从简单、直观的兴利,发展为高层次、综合性的兴利。
9
1990年,《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提出:
“内部审计工作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职能,目的是作为对该组织的一种服务工作,对其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
把内部审计定义为“建立在一个组织内部”的服务工作,以此与外部审计相区别。
10
上财系列 内部审计案例研究(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