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画在古诗教学中的妙用
谭敬健(贵港市港北区登龙桥小学广西贵港 537100)
简笔画教学是情景教学的方法之一,它具有笔划简单,使用灵活,操作方便,图象生动和趣味性强等特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而古诗里有许多的内容让小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妙用简单、有趣的简笔画,不仅能迅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谈谈简笔画在古诗教学中的几点妙用。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新课,导入时如果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就为学好新课而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样的开关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我经常用几笔有趣的简笔画吸引学生的兴趣,产生较好的效果。
如《锄禾》这一课,我用简笔画展示一个画面:三个学生围在一起吃饭,餐桌上丢了许多饭菜,一幅狼藉的情景,教师导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此时,学生们情绪立刻激动起来……学生的兴趣转移到课文中,在浓重的兴趣是理解古诗的意境,整堂课集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动静相融,一改过去呆板的古诗教学模式,这堂古诗课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低年级孩子太小,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而古诗所表达的意思与现代语法表达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老师想尽千方百计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浓浓的兴趣中理解词、句。如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古诗《绝句》,本诗句句都是写景。远远近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景物,发声的,飞行的,静止的,静而欲动的,纷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先用简单几笔在黑板上画出柳树、房子、西岭,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诗的其它景物。学生在读了几遍古诗后,纷纷拿起笔,一会儿,弯弯的船儿、两只可爱的黄鹂、正在冒芽的翠柳、一行展翅的白鹭、高高的青天,虽然是聊聊几笔,但却说明学生已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了。枯燥乏味的古诗,只要妙用简笔画的形式,这样既避免了老师的满堂灌,又能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理解了诗意,也能进行“黄”和“翠”,“白”和“青”几种颜色的对比,让学生不仅看到一幅色彩清丽的画面,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歌所表达的美感,何乐而不为呢?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教师适时运用简笔画和着色,能放飞学生想像的翅膀,自由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凭借画面的景象,自己动手画画着色,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而且丰富了学生艺术想像力。
如《咏鹅》这首诗,介绍了鹅在水中自由地游美的姿态。白白的鹅毛,红红的脚掌
简笔画在古诗教学中的妙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