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朗读.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朗读
杨菊华新疆石河子第十六中学 832000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语感”呢?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能找到答案:“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有学段必不可少的“目标”。在“评价建议”中还有这样的表述:“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各种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明确朗读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朗读的目的要明确,不能纯粹地为朗读而朗读,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准确有效地理解文本渗透出来的内涵。所以学生朗读时,我们不妨先抛给学生问题,让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进行朗读。
在教授《沁园春·雪》时,围绕每一次的朗读我预设了这样几个目的:1、读准字音;2、读准节奏;3、读出感情;4、读出韵味。第一次朗读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自主朗读,把文中的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会读的词语及时通过查找工具书解决。第二次朗读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本的内涵,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准文章的节奏。第三次朗读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在对文本深入理解后,将自己和文本融合,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地深入文本内涵。第四次的朗读是在对文本全面深入地理解后,进行融会贯通,读出文本的韵味。
二、注重朗读的多样性
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时,我们不能机械单一地让学生齐读或自由读,要精心设计,并且注重朗读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朗读目的,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自由朗读、跟读学读、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熏陶性朗读、分角色朗读、个性化朗读、配乐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例如在教授《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学主题思路设计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朗读的多样性。
我将课堂分为这样几个环节:,读准字音。,再次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共同朗读,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读出人物的语气和心理。。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课文的理解深入透彻,并且能当堂背诵课文。
三、指导恰当,评价准确
对学生的朗读,教师要及时作恰当指导和评价。“读得还可以”、“读得不错”、“读得太好了”这一类的评价,在阅读课中耳熟能详。这类朗读评价语令我们只见其表,不见其里,而至于“为什么不错”、“哪里不错”、“哪里太好了”,学生是没有办法得知的。这种简单而笼统的评价模式,对于每一次接下来的朗读者来说是模棱两可的概念,学生无从“发力”,自然也只是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前一个同学的朗读语调、语气、节奏、感情。这样无效的“朗读推进”式的目标追求是对课堂时间的白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朗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