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预习:
1、了解作者与“赋”的有关知识{见导学练p70}
2、注音:
举酒属( )客徘徊于斗( )牛之间
酾( )酒临江驾一叶之扁( )舟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②纵一苇之所如
③举酒属客
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指出词类活用字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②舞幽壑之潜蛟。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泣孤舟之嫠妇。
5、特殊句式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
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⑤客有吹洞萧者( )
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
⑦而今安在哉? ( )
⑧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⑨相与枕藉乎舟中( )
⑩渺渺兮予怀( )
三、思考感悟:
阅读第三段,说说此段文字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四、课堂探究
阅读第4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五、巩固训练
( )
(yǎo) 冯(píng)虚御风桂棹(zhào)
(lí)妇愀(qiū)然酾(shī)酒
(shuò) 江渚(zhǔ) 蜉蝣(fú yóu)
(zàng) 枕藉(jiè) 壬(rén)戌
( )
。(属,通“嘱”,劝人饮酒)
,倚歌而和之。(hè,同声相应,唱和)
,下江陵。(下,往下游走)
,郁乎苍苍。(缪,缭,盘绕)
( )
例句:舞幽壑之潜蚊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从吏卒,交游士林 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
例句:而今安在哉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默写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六、拓展
满分作文欣赏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
《赤壁赋》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