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屯镇蚕桑产业浅析
鹤庆县辛屯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云南鹤庆 671502
摘要:蚕桑是辛屯镇一个传统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达到1190h㎡,占全县经济作物中纤维作物的24%,在本镇蚕桑种植面积约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2%,但种植管理粗狂,分散种植,无龙头企业的支撑,产值低,通过对蚕桑产业的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而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蚕桑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1、蚕桑产业的现状
:蚕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或灌木植物。我国收集保存的桑种有15个及3个变种,是世界上品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的有鲁桑,白桑,广东桑和瑞穗桑;我镇主要种植的是鲁桑品种。桑叶是喂蚕的食料;花期4月,果熟5~7月;聚花果(桑椹)紫红、淡红或白色;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和维生素矿物质,有“人间圣果”的美誉,多汁味甜,即可食用,也可以用来酿酒;桑树木材可以制作家具,农具,并且可以作小建材,桑条可以编框,造纸或作燃料。枝叶和树皮都是极好的天然植物染料。我镇主要是用桑叶来养蚕,买蚕茧。
桑树属喜光作物,海拔,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都很强,要求低,能在海拔1200m以下生长,也能在2236m存活;本镇平均海拔2191m,能耐-35℃的低温~40℃的高温;本镇年平均气温17℃,~,~;~;能耐旱,耐水湿;也能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
辛屯镇蚕桑种植从上世纪90年初就有农户零星种植养蚕,1995年政府统一发动种植有23 h㎡,但由于基础设施(水源,机耕路,)和养蚕技能培训,养蚕房修建等配套措施跟不上,蚕桑产业又回到原来的散户种植局面。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丝绸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蚕桑种植速度的发展,促进了丝绸价格的提升,2001年鹤庆县委、县政府、辛屯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贯彻中央提出的“东桑西移,南蚕北移”“浙桑入滇”文件精神,采取了“重生态、重工业、兴农业、兴科技等发展之路和相应的措施。调整优化地区农业产业。因地制宜,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建立、稳定、发展蚕桑产业。于2001年在原有的零星散户种植的基础上发动蚕桑种植面积为147h㎡,同时相应落实中央省州县的辅助政策:无息贷款建蚕房;用粮田种植蚕桑的给予享受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即连续3年每亩150㎏.年玉米籽粒无偿补助;县农业局组织的县蚕桑果药站对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和各村村干部、种植能手、农民标兵等进行桑的种植,蚕的养殖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随后蚕桑种植进入高速发展期,到2003年全镇桑园面积已发展到510h㎡,养蚕5700张,,。相继逐年迅速稳定发展,全镇12个村委会有11个村委会有种植,尤其是三合,南河、如意、连义四个村委会占全镇57%。到2009年到如今我镇蚕桑种植面积达到1160 h㎡且一直保持该面积。
辛屯镇虽属坝地形,但种植分散,不能形成连片种植。田间管理冬施基肥(腐熟的有机肥为
辛屯镇蚕桑产业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