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威海高校专业社团管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大学专业社团日益繁荣为背景,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专业社团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分析法、深度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威海市高校专业社团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并在中国高校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成功专业社团管理经验,对威海高校专业社团管理制度、运行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威海市高校专业社团缺乏明确且有效的管理制度,所设活动没有反映社团特点,违背建立初衷,评价机制不完善,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关键字:威海市;高校专业社团;管理制度
引言:专业社团不同于其他性质的社团,他们是基于学校专业特色设定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依赖专业性质而生,对于学生乃至学校有着辅助专业知识,补充专业实践等意义。但是由于专业性质社团成立不久,许多专业性质的社团或者过度强调专业性而忽略同学们的需求或者在发展中偏离了专业的轨道,以致专业性社团出现发展方向不明确,可持续发展艰难;社团负责人责任感不强,针对性不够鲜明,品牌活动没有独特性,且社团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等问题,总之缺乏一个明确而成熟的管理制度指引专业社团的发展方向,保障其在发展过程中有条不紊,不断成熟,发挥其作用。如何能制定出指引社团发展方向的管理制度,来合理引导同类专业性学生社团在保障其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学生专业性社团的科学、规范、有效管理,尽量做到让专业性社团的品牌活动走出校园,同时促进学生在专业性社团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加深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成为对专业社团管理探究的主体》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专业社团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两所高校的研究,来探究威海市高校专业社团的管理现状。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是本研究的基础性方法。通过查阅以往关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专业社团的研究资料以及中国专业社团管理现状等文献研究资料,笔者掌握了丰富的背景性资料,为本研究的开展建立了扎实的理论框架。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了解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专业社团基本现状,获得威海高校专业社团的管理现状、运行现状。调查了所有符合本研究调研条件的专业社团。问卷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针对社团负责人和社团管理者,另一部分是针对普通的社团成员,从上至下,全面了解专业社团的管理运行现状。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问卷:373份,%其中有效问卷373份,有效回答率100%.。
深度访谈法
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社团指导老师和社团负责人的访谈,清晰地掌握了,威海市高校专业社团在管理方面的政策与局限,以及各社团的管理、运行方式。
数理统计方法
运用Excel、,辅助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与分析
威海市高校专业社团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所调查对象的年级分配比例
如图显示:45%的调查对象的所在年级是2010级,51%的调查对象的所在年级是2009级,而调查对象为2008级学生的仅占4%。由于我们的调查目标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两所高校的专业性社团,而根据两所高校的相关的社团制度,专业性社团的主力军集中在2009级和2010级,所以这部分人比例较大,而根据学校学院的有关规定,2008级的同学又是在一些专业性社团必不可少的成员。这种分布对我们研究来说是有益的:2008级加入社团时间相对比较长,我们对这部分人主要进行深度访谈,他们对社团的情况掌握全面,有利于我们了解社团在管理上的制度和变化,另外主力军2010级刚加入社团,对社团有着憧憬,在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里他们更容易发现社团管理的问题,并且对社团发展提出自己的期许,这有利于我们对建立满足同学们期望的专业社团的发展制度提供依据,而2009级,介入这两者之间,他们既有自己的期许也有实践经验,比起2010级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更具有实践性,可以指引团队的研究方向,改善和完善实践后期的建议。
所调查对象的入会专业社团动机分析
所调查对象的入会专业社团动机表
入会动机
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
%
锻炼自身能力
%
发展兴趣爱好
%
结交朋友
%
获得荣誉,加学分
%
其他
%
合计
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加入专业性社团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比例最大的为以锻炼自身能力为目的,%,而所占比例其次的是以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和发展兴趣爱好
关于威海高校专业社团管理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