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调研报告之一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调查分析报告
合肥学院管理系物流管理教研室
目录
1研究背景及目的 3
3
3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分析 3
高校物流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3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方向分析 4
物流精品教材匮乏,自编教材是趋势 5
高校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分析 5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模块体系情况分析 6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和知识要求情况分析 6
物流专业学生所需具备专业技能 7
物流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重要性分析 7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加强途径情况分析 8
9
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9
按照物流市场和专业素质需要,合理设置物流专业课程。 9
加强物流师资与教材建设。 9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物流人才。 10
,大胆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 10
建立政- 产- 学- 研机制。 10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的产业,已成为我国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学院物流人才,中国物流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改变也需要物流人才。200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重点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为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安徽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将现代流通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些都说明物流业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而物流业的发展就离不开物流教育,特别是高等物流教育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合肥学院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便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物流人才,我们物流管理教研室组织人员开展了一项题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项目。
本次调查对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一部分是物流用人企业。本报告主要从高等院校的视角,研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本调研项目组充分利用2009年暑期召开的“第九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以及“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物流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良好契机,与来自全国各地几十所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们进行了包括物流教育及人才培养在内的多个议题的讨论。期间我们还向参会的老师发放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调查问卷,获得了第一手的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调研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包括来自南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23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专业教师(具体见附表1)。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29份,%。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情况分析
高校物流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物流人才教育与培养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博士、硕士生的培养, 然后是本科生、专科生的培养, 其次是高职、高专(包括专升本、自考等) , 最后是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2001 年, 我国仅有北京物资学院这样一所高等学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 因为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取消了物流专业, 挂靠到经济管理类中。2002年增加3 所设有物流专业的大学, 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2003 年变为11 所, 包括前4 所及新增的北京工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工业学院、长安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其中大连海事、武汉理工为物流工程类, 其它则为物流管理类。另外还有44 所大学设有物流相关类专业,如交通运输、油气储运专业, 另外还有26 所大学设有包装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18家大学开设了物流类专业,而安徽省就有70多所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相关物流专业。
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方向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综合管理是调查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最主要的培养方向,%。其次,仓储作业管理也是各院校比较重视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认为这是因为物流管理不仅仅是作为一门针对性强的学科而走进市场,更主要的是因为它针对的不是一项,而是整个管理流程,而其余的运输、配送、营销、规划设计、国际物流作为物流这一大方向下的分支,遴选比例大致持平,分布在在20%到28%左右此外,有两所院校则选择物流成本管理为其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
物流精品教材匮乏,自编教材是趋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调查分析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