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述:诗词那些事儿
二、什么是诗、什么是古诗
三、押韵、四声、平仄名词解释
四、为什么要有韵、有平仄
五、诗韵
六、关于新韵、平声韵
七、近体诗的格律
八、诗的对仗
九、关于词、曲和联
十、诗词之我见
***友情提示***
我根据从简单到复杂、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顺序,将全文重新排列了一遍。
初学者,看第七章“近体诗的格律”时,可以简单略过,先看完后文,然后重新再去深入理解这一点。
附:
《自命本志令》(半骈体)
题解:自,自己;明,声明;本,本来;志,意愿;令,短文。
大师有云:“治文先以骚选,则托体必高,摛词必雅,
精者求气韵,觕者猎藻缋,皆可名家。”
窃以为,所谓诗词文,皆有二要:一者曰形,二者曰神。
形,文字语言韵成格律之美也;神,应景应物而生胸中之臆也。
有形无神,势必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读之索然无味;
有神无形,便如有骨无皮、有气无力,观之少嫌不美。
由此思之,遂或有得焉:
过求于神,非矫揉造作必鄙陋粗野;过求于形,则晦涩难懂生僻不通也。
是故文之形神俱备,犹如画之迁想妙得。
然则纵有千般才华好名声,亦不及无德无行之一言。
故余虽愚,愿勤勉为学,存善纳德。肆意涂鸦之劣作,亦添规格于其后。
欲以传古之风、扶正视听。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吾之责也。
是愿可行乎?
二、什么是诗、什么是古诗
1【诗的种类】
什么是诗我就不多讲了,“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此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就文学体裁而言,诗分为两大类:古典诗歌、现代诗歌,本文着重讨论的将是前者。古典诗歌简称古诗,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准确的定义是:[以汉语言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说白了就是用文言文
写的诗的统称。
古诗又分两类,古体诗(又称古风)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近体诗也就是所谓的格律诗。由于初唐晚期,作诗才有了很多格律、声韵、对仗方面的严格要求(就像现在写记叙文的几个要素一样,也即是格律诗的官方定义),所以后人把唐代以前的诗以及后代继承汉魏六朝写法的诗都称为古体诗。
考虑到当下一些五花八门的诗作,格律诗完全是谈不上,就算是古体诗的要求也没能达标,但它又是用文言文写的,所以个人在本文中将添加一个类别:“自由诗”,有点类似于“打油诗”的意思。(按:打油诗虽也很自由,但有其本意,所以笔者为免误导他人,弃而不用之)
本篇将主讲近体诗,至于古体诗和自由诗,就是相对的要求越来越宽,笔者将作出简要区分。
2【古典诗歌的字数规范】
普及知识:一般一首古诗,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每个符号为一句,每两句为一联。每一联的前一句叫出句,后一句叫对句。四联分别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头;颔,下巴;颈,脖子;尾,尾巴)。
[古体诗]
[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古诗](杂言诗一般并入七言古诗)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句数不拘多少,但我所见过的都是偶数句,如李白《月下独酌》。
[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句数不拘多少,但我所见过的都是偶数句,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杂言古诗]参杂着五字句和七字句,甚至还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子句、八字句、九字句,字数不拘多少。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篇幅有限,不具引)
[近体诗(律诗、绝句)]
[律诗]又分为五言和七言,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全诗四十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八句,全诗五十六个字。如: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村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句]相当于是律诗的上半部分,所以绝句也分为五言和七言,字数为相应律诗的一半,分别为二十字、二十八字。如:
王昌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另外,还有一种五言长律(又叫五言排律)(七言长律非常罕见,算是特例),每句五个字,共十二句,或更多。其实可以说是三首(多首)同韵脚的绝句排在一起。
如:钱起《湘灵鼓瑟》(为篇幅所限,不具引)
三、押韵、四声、平仄名词解释
1)【押韵】也叫叶韵(音协)、协韵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简单的理解就是现代汉语里同韵母的字。
但凡是诗,都讲究押韵的,纵然是现代诗,没有定性要求,但大凡是好的、优美的现代诗,都有押韵。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韵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怎么写诗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