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讲话
集团总裁
今年以来,九天重工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拼搏、迎难而上,企业整体运营状态表现的很不错。棉纺事业部和无纺布事业部保持了旺盛的产销态势;重型机械公司任务饱满,生产满负荷运转;专用车业务和工程机械业务表现的也不错。在今年市场形势严峻的环境下,九天重工保持良好状态运行确实很不容易。
2014年,九天重工完成建厂65年庆典,完成新纺机项目搬迁、经开区重型机械项目建设,顺利摘得几个重要地块的土地摘牌,通过盘活存量资源,调整内部结构,加快产业转型。目前公司各项工作进入到较好的状态,效果初步显现,基础逐步打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接下来,以怎么样的姿态、以什么样的措施迎接新的挑战,这是我们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宏观经济形势做了深刻的剖析,未来面临的市场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从过去同质化大批量排浪式的需求逐步转变为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需求;二是要素成本中的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环保节能指标及能源和税收成本的提高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例如招聘员工难,因为企业所能承担的人力成本与员工的期望值有着差距,员工的需求不仅仅包括工资的需求,还包括社会形象的需求,生活环境的需求。目前,行业需求、人力资本以及未来社会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公司现在这种模式能不能再为继,能不能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个难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与其说是
“难题”,倒不如叫“挑战”, 因为“挑战”更积极。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了九条来总结“新常态”,其中五六条都和我们紧密相关。所谓“新常态”,就是经济增速保持平稳,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以牺牲环保节能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过去,未来智能化的需求已经成为主流,未来企业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品品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已成为主流。大家要认真学关于新常态的论述,这是对我们当前所处时代特征的深刻总结。同样,九天重工过去清梳联月产300台的历史已经过去,未来市场对涤纶等常规产品的需求也已经过去,未来用户对能耗高的产品越来约挑剔,只有为用户提供环保节能、降低成本、智能化程度高、节省用工的产品,才是生存出路。
在面对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我们又面临着自身存量盘活,尤其是郑州土地资源的盘活,搬入新厂区后要做哪些事情,做哪些改变,做哪些调整,我觉得这次给马凯副总理准备的汇报材料中写的很明确、也很明白,九天重工领导班子和在坐的各位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把大道理搞明白,才能想明白小道理,才能知道各项工作的力度在哪里。搬迁之后固定成本随之增加六七千万,而我们过去的主打产品已经不适应市场变化,产品结构怎么调整;我们过去的管控机制已经激发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机制怎么调整;在混合所有制的情况下,如何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更加规范企业资本运作?这些问题就摆在这里,如何进行结构调整,我觉得这里大有文章可作。
最近,晓红总经理和大家一起创新变革,加快结构调整,我觉得非常好。我也谈谈我的观点,毕竟我也是和大家工作了20多年,作为一名员工,我人生的一多半都在纺机, 84年毕业就进入纺机到2004年离开纺机,整整20年,现在我在九天集团也工作了10多年,也算是老员工了,但不管是职责还是感情,我还是对纺机情有独钟。因为它培养过我,是我人生感情积淀最多的地方,所以从内心讲,我非常希望九天重工把握机遇,抓好这次历史性的转型升级。
目前,企业盘活了存量,有资金有资源,下步如何把增量也做好,这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有几方面的事情是值得大家认真思考的:
1. 产品是企业的核心。纺机历年来不缺乏优秀的产品,公司拥有七大类产品棉纺、浆纱、化纤、染整、烘燥、织机、非织造,但为什么这些年来,有的产品做得好、发展的好,有的却不尽人意,核心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围绕着市场的需求来做产品,是否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是否做到真正的转型升级,是否按照市场需求改变产品服务和销售模式?今年无纺布事业部成绩最为突出,当年我们看好无纺布产品,下决心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占领市场,时间证明无纺布未来市场空间的确很大。事实证明,开发的产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这个大的方向,大家要在产品定位、产品研发上多动脑筋。客观总结九天重工这几年纺机产品,一是无纺布产品发展不错,针刺机虽走了些弯路,但是方向没有问题;二是卷绕头尽管离预期存在差距,我觉得方向是对的,但力度还是要加强;三是浆纱机已经独霸市场,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好集成成套和系统解决方案。这几年我对化纤产品不是很满意,几个产品支撑了20年,已不足以维持化纤业务的发展,而我国化纤纤维量雄踞世界首位而且产量非常大,品种又多,市场空间也很宽广。同时棉纺优势正在下滑,烘燥没有形成优势,染整几乎全军覆没等等问题。我们要以现有的产品为基
总裁的讲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