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张大千《爱痕湖》画面前景为青翠的山峦,后景则一泓湖水,掩映其间;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作品采用的手法,为张大千开一代画风的“泼彩”: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清晰、谨饬的房舍,则静处于“波涛”间。构思的宏阔,与细节的清晰,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现代的语言,对北宋雄伟山水的现代性翻译,不仅是张大千的艺术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现代性突围”。1968年巡展后,张大千本人亲自将本作赠予现藏家。
陆俨少《万里山河图》整幅巨作高231厘米,长670厘米。约140余平方尺,采用了传统的小青绿画法,从画幅的整体来看,气势恢宏,雍容而华丽;鸟瞰之势,长空万里;气贯长虹,连绵不绝;笔墨细腻而沉着痛快、灵气横溢而清新。《万里山河图》正值其艺术创作的巅峰期,加之先生对此幅作品极度重视,可以说是倾注了他的全部精力,凝聚了他艺术上的最高精华。这幅画足以代表陆少俨的最高艺术水平,也足以与当代其他艺术大师如李可染、傅抱石、潘天寿等人的作品一起成为二十世纪中后期中远法中取鸟瞰之势,长空万里;又揉进深远法,将山、树、水、云等物象巧妙地置陈于画幅之中。画作给人以场面开阔、气势恢弘、雍容华贵之感。浅降小青绿的色调,让人感觉祖国山河葱郁、无限壮美。细看峰峦如聚、云涌山移,似有山风吹来;涟漪轻翻,若有水声溢出。技巧上用笔流畅而沉稳,用墨用色潇洒而清新。《万里山河图》全面而又集中的展现了大师陆俨少先生树、石、云、水的独特造型和表现,以及用笔、用墨、用色等方面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化而又纯熟的造型和笔墨技巧及其所蕴涵的意境、情趣、气韵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级大师的必定正果,是任何人都不能仿制抄袭和剽窃的,这是源于大师陆俨少先生善于继承融会前人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在创作中善于发现、创造、悟道所展现的别具一格的风貌.
傅抱石、关山月合作。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
《长江万里图》 厘米,横1996 厘米
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
李可染《漓江山水》
李可染《鲁迅故乡绍兴城》
李可染《万山红遍》
李可染《爱晚亭》
国画课件7-山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