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夏商周时期的社会与思想
一、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进程
1、夏代:
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其时间大约从BC21—BC16,据《史记》记载夏代从夏启开始到夏桀灭亡,其间历经14代17王,夏代疆域以豫西晋南为中心,“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由12个部落组成。在豫西南发现出100多处夏代的遗址。对于夏代的历史,现在通过考古发现可以证明确有夏代的存在。
2、商代:
从BC16—BC11,商汤在消灭夏桀之后,建立了商代,后经过17代31王,商代的疆域以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为中心,东至海滨,西达陕西,北到黄河以北,南到湖北。商代多次迁都,到盘庚时迁都到殷。商朝在发展的过程中,中间经过衰落,后经过中兴,又维持了很久。
3、周代:
从BC11—BC256,其间又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春秋、战国。本文所讲的周主要指西周(BC11—BC771),西周从武王到平王共13代14王。
周代的祖先发源在甘肃的东部,后在迁到陕西岐山,成为商朝的附庸。在商朝的末期,由于商纣王的荒淫无度,各个部落开始联盟起来反抗商朝,后经过文王、武王的努力最终灭商纣,建立起了周朝。
二、夏商周的历史贡献
1、华夏民族的形成
“华”在商时指中原之国,“夏”在西周时作为中原之人的族称。龙山文化时期,中原各文化已经加强了联系,到商、西周时期文化联系的更加紧密,并出现了明显的文化认同意识。夏商周三代都把自己的祖先推倒更前的时代,把黄帝共尊为祖先,在祭祀时把黄帝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到春秋战国以后,华夏就成为了我们种族的名称。
2、政治制度的创新
在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如果说夏代还是松散的方国联盟,在商代则利用宗教关系统一了各族;在周代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度的建立。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西周政治制度:
(1)嫡长子继承制
包含三层含义:传子不传弟、传嫡不传庶、立长不以贤
宗法制
丧服制度:
《仪礼·丧服》所规定的丧服,由重至轻,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五服分别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等的各种亲属,每一种服制都有特定的居丧服饰、居丧时间和行为限制。
(2)庙数制度:
《王制》、《礼器》、《祭法》等皆言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卿三庙、士一庙
七庙:本指四亲(父、祖、曾祖、高祖)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
五庙: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
夏商周时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