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浙江省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自80年代外贸体制的改革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和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上,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并且出口贸易结构中比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以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进行价格竞争。
就浙江省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更是快于全,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和升级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但同时,在对外贸易结构中,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大的比重;产业结构轻型化特征明显,轻化工业占的比重依然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据一定的位置。在当前非传统贸易壁垒大行其道和国内出口退税率调低的背景下,浙江省的出口面临严峻挑战,亟需改变出口结构,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具有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在特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地提高产业的结构层次和产业发展水平,保障国民经济能够长期地持续增长的一种经济活动。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十二五”规划建议稿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出口因素的影响。
研究出口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具有较为明确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出口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视角,以浙江省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为研究对象进行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在理论方面试图理清出口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以及出口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实证方面,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实证分析浙江省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力求在出口贸易促迸经济发展这一层面上,进一步了解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深层联系,深刻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浙江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最终寻求出口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和途径,并给我省的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浙江省利用国际资源全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研究成果
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最早阐述对外贸易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的理论。因为商品贸易结构和产业产出结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比较优势学说他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选择问题,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正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学说基础上的。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丰裕度是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的决定因素。贸易结构从要素的供给弹性和产品的需求弹性两个方面影响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具体作用机制。
2.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Michaely(1977)和Balassa(1978)认为出口可以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分配、充分利用和技术转移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Feder(1982)通过研究发现:投资在出口部门比非出口部门的边际生产回报率要高;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要高
浙江省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