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与霉菌毒素mold and mycotoxin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的危害
(一)霉菌污染
霉菌:丝状真菌而又不具备发达子实体的的统称
霉菌是农作物采收后和农产品贮藏期主要病原微生物
通常现有霉菌导致贮藏物局部腐烂变质,然后逐渐扩大至几乎全部腐烂和变质
霉菌导致腐烂变质外,在生长过程中,产生毒素
霉菌产生大量的繁殖体(孢子)进入空气,并随着动物和人的呼吸过程进入呼吸道、甚至肺部和内脏引起感染
(二)常见的霉菌污染真菌及毒素
曲霉属Aspergillus
黄曲霉素
赭曲霉素
柄曲霉素
烟曲霉素
镰刀菌属Fusarium
赤霉素
单端孢霉毒素
T-2,DON
青霉属Penicillium
展青霉素
桔霉素
棒曲霉素
麦角菌素:麦角碱
链格胞属:Lupinosis
已知数量
估计
霉菌种类
1100
1500,000
次级代谢物种类
3200
3,000,000
霉菌毒素
>300
>3200
(二)霉菌毒素的为害
1 黄曲霉与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 )
属曲霉属真菌
产生黄曲霉毒素,尤其是在含有油脂类食物或农产品中极易产生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严重时,,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
AFT目前已发现20余种。主要有B1,B2 ,G1 ,G2 以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M1 ,M2.
在紫外线下,黄曲霉毒素B1,B2发蓝色荧光,黄曲霉毒素G1,G2发绿色
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但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9-,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
霉菌与霉菌毒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