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匆匆
时光流逝极快,一去不复返。
明日歌
(明)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朝的钱福(1461—1504)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归。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根据文嘉诗文修改的《明日歌》流传甚广。著有《鹤滩集》。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散文
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采用第一人称的好处:
显得亲切、自然、真实,便于直接抒发感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中国著名的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著作十分有特色,影响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动下,开始文学生涯的,直至逝世。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背影》、《春》、《荷塘月色》,是我们在中学时代要学习到的作品。
作者简介:
散文集《背影》
朱自清手迹
这篇文章创作于1922年3月,是第一篇代表
朱自清“美文”风格的散文。时当“”运动
落潮之际,朱自清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心情
苦闷、念旧、低回、惋惜和惆怅之情不能自己,
深感“时日匆匆到底可惜”,
专崇世纪”。于是他那种潜在的民族意识得以
高涨,自此走上了一条积极的爱国文学创作之
路。继《匆匆》之后,他的《毁灭》、《执政府
大屠杀》等一系列文学作品把他的文学创作
推上了巅峰。从而也使以后的更多作品表现了
他那种对光明的企盼和对未来的希望!
决心“丢去玄言,
初步感知课文:
1、注意生字新词;
2、划出自己最喜欢的或
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下《匆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