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
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
现实意义和启发
历史背景思想基础
1
2
3
4
目录
第一次
反围剿
2010
-
历史背景思想基础
1
第二次
反围剿
第三次
反围剿
第四次
反围剿
第五次
反围剿
-
-
-
-
二万五
千里长征
-
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1934年1月22日-2月1日)
第一次
反围剿
2010
历史背景思想基础
1
第二次
反围剿
第三次
反围剿
第四次
反围剿
第五次
反围剿
二万五
千里长征
反围剿
时间
战争地点
国民党部队
国民党兵力
战略
共产党部队
战略
共产党兵力
第一次
1930年11月-1931年1月
江西省南部
国民党杂牌军
10万
并进长追,分进合击
红一方面军
诱敌深入
4万
第二次
1931年4月-1931年5月
江西省南部
其他派系的武装
20万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红一方面军
诱敌深入
3万
第三次
1931年7月-1931年9月
江西省南部
嫡系+非嫡系
30万
长驱直入
红一方面军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3万
第四次
1932年12月-1933年2月
黎川、建宁
嫡系+非嫡系
40万
分进合击
红一方面军
游击战和运动战
7万
第五次
1933年9月-1934年10月
赣闽交界
国民革命军
100万
持久战堡垒主义
红一方面军
阵地战
1
2
3
4
军事:
国民党围剿
战事不利
历史背景思想基础
1
经济:
经济封锁政策
情况严重恶化
生活:
缺少物质
出现很大困难
工作:
动员不利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
关心群众生活
2
?
革命战争的需要
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
当前任务是动员广大的群众参加革命战争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忽视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使毛泽东认识到人民大众中蕴藏的巨大力量
党的二大上,党就提出了“要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
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获取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
关心群众生活
2
?
解决群众实际生活问题
土地问题——领导农民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
劳动问题——提高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
工人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
生活问题——穿衣,吃饭,住房,医疗,婚姻,读书
关心群众生活
2
模范乡(长岗乡,才溪乡)
乡政府发动群众捐钱帮助
乡政府和互济会捐米救济
乡政府从200多里的公略县办了米救济群众
反面(汀州市政府)
,米价贵
,没有盐买
对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
开会也不讨论
80%以上的青壮年参加红军
公债也销的很多
会议召集不成
扩大红军动员运输队效果很差
关心群众生活
2
?
让群众认识共产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同他们呼吸相通。
群众才会拥护共产党,拥护革命,把革命当做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做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
什么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的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
工作方法问题
3
?
位置:共产党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也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
任务:组织革命战争,改善群众生活
所以面临的问题就是工作方法的问题
共产党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