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系毕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
2014届毕业生
毕业实践是教学计划规定的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实践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或设计)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实际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如设计工作方案、搜集和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调研、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文字表达和论文撰写等技能。
3、总结和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实现会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促进我院各专业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会计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针对部分学生已实习或工作的毕业生,考虑学生的客观情况,实行特别的毕业设计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岗位优势。未离校的学生,则通过真账演练并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形式。
二、组织领导
成立会计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
组长:侯君邦
副组长:史新浩、薄异伟、郭启瑞、陈东
成员:刘振华、张建峰、李福敏、张永文、朱云萍
职责:负责制定会计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负责确定毕业设计(论文)人数及安排指导教师。
三、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将由企业资深专家和学校老师共同承担,将负责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调查、实习、撰写直至毕业评审前的各种准备等环节。
2、选聘指导教师要求该教师思想作风正派、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原则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
3、为保证必要的指导质量,结合有关规定对指导教师的职责和指导学生的数量提出了规定,指导教师应根据所选课题提出各阶段的撰写要求和日程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员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3学时/人,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检查论文撰写进度和撰写质量,解答学生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原则上不超过30名。
四、企业真账演练
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会计专业毕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它是学生综合运用该专业所学的知识,完成一定的实际工作任务,使学生毕业后能比较顺利地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也是为毕业论文(作业)提供必要的实践论证和资料来源。
1、会计专业学生均要开展企业真账演练,凡具有参加毕业实践环节资格的学生,必须参加企业真账演练。
2、会计系按照有关规定从社会引入真实账务,让学生按照社会对企业账目的要求做账、编报表,从而形成财务分析报告。
3、严格管理学生真账演练工作,确保学生实习能按时按质完成,具体由会计系全面负责,将随时检查学生实习情况。
五、毕业论文——财务分析报告
毕业论文是带有研究成果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要求
按照企业真账演练形成的财务分析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分析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2)针对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提交解决方案。
2、时间
会计专业的毕
会计系毕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