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金融恐慌时期资本管制的历史经验.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金融恐慌时期资本管制的历史经验.doc浅谈金融恐慌时期资本管制的历史经验
金融恐慌时期资本管制的历史经验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金融恐慌时期资本管制的历史经验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中国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中国出口白银就是有利可图的,国民政府阻止不了日本侵略者、外商银行和中国商人进行白银出口。最终白银的大量外逃和外汇的极不稳定使得大量的国内、国外资本出逃,金融恐慌加剧。二、政府币制改革的经验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贵金属的这种输出规模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那么该国的货币市场必定会采
摘要: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機中,中国由于是唯一的银本位国家,受到的外部冲击不同于其他国家,直到1934年6月才发生金融恐慌。为了摆脱金融恐慌,政府1935年6月进行了币制改革,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为此放弃了外汇管制。这场特殊的历史经历表明:外部资本的大量涌入很可能会对一国经济和金融造成不稳定的影响;内部金融体系风险管理機制的缺乏和政府不适当的经济政策也会对一国的经济和金融造成严重的冲击。在今天人民币升值的形势下,仍需以史为鉴,在资本管制上采取适当措施以防范国际资本流入和金融系统监管不善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金融恐慌;币制改革;资本管制
1009—6116(2012)05—0116—06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崩盘标志着被称为“大萧条”的世界经济危機开始,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在金本位占统治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国是唯一的银本位国家,所以在这一时期受到的外部冲击及其做出的内部反应均不同于其他国家。
一、金融恐慌的形成
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機中,中国作为唯一的银本位国家其经历是特殊的。在危機爆发的头两年,中国不但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物价下跌,反而因国际银价下跌出现了通货膨胀。但1931年9月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英美等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各国物价开始上涨,白银在各国是商品而非货币,所以价格随之回升。国际银价的走高使中国的白银开始外流,而由于此前中国金融市场一片“繁荣”,致使政府和金融機构没有认识到白银持续外流的严重后果,没有采取任何遏制措施。最终,随着1934年6月美国颁布《白银收购法案》,银价在国际市场急剧上升,中国白银外流数量达到惊人的程度,各种资金严重短缺、资产大幅缩水,金融恐慌真正来临。
(一)恐慌前的繁荣幻想
从1929年10月到1931年9月,国际银价下跌了50%,在金本位的国家白银是商品而非货币,于是白银同其他商品一样价格进入到了螺旋下降的周期,甚至比其他商品贬值更严重。但中国是银本位国家,本币的贬值推动了这一时期商品的出口,一些民族工业因出口的扩大反而获得发展。同时,尽管中国的银价有所下跌,但还是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于是使国外的投機者大量地把本国贬值的白银运往中国,兑换成英镑或美元。正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大量外部白银流进中国,中国经济呈现出了
“繁荣”景象,尤其在金融市场上。在当时的金融中心上海,银行的货币储备金持续增加(见表1),充裕的资金使得银行降低了借贷利息率,信贷迅速扩张。遗憾的是,银行不断扩张的信贷业务并没有投给工商业企业,而是投向了房地产、债券等投機领域。这其中有两方面理由:其一,中国农业市场由于受到世界市场农产品暴跌的影响,从1929年开始粮食和原材料价格也大幅下跌,

浅谈金融恐慌时期资本管制的历史经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8-0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