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章 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家校沟通与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一对重要关系,它对教师教育劳动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基础
政治上,教师与学生家长作为国家的公民,只是由于分工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经济上,都是社会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社会大生产过程中有相同的利益。
文化教育上,教师和学生家长都是在同一种文化传统和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
教师和家长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
教师和家长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
理论探究:
教师和学生家长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或共同性,在家校合作方面具有什么意义?
教师和家长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
一是思想品德培养上的一致性,学生品德是在学校和家庭培养起来的,教师和家长为了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是知识才能培养上的一致性,社会需要适应各行各业的人才,学生需要学有所成,这是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是身体素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上的一致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愿。
四是审美情趣培养上的一致性。
二、家校沟通与合作的状况
数据表明:学生大都不希望家长和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的学生认为,教师要求见家长的原因是“通报我近期
的过失、缺点”,而选择“提出表扬”和“通报我取得的进步”的
都比较少,分别占总人数的3%和12%。
各抒己见:
从上述数据中来看,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犯错时和成绩出现下降趋势时联系最为密切,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待?它属于家校关系的应然层面吗?
集思广益:
家庭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长吗?
为什么现在的家长变成了教师的“助教”?
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家比在校还累?
2. 教师片面的家庭教育观对家长产生了误导
“家庭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家长应该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 教师在交往态度上对家长缺乏尊重
46%的家长认为一些教师以其“闻道在先、学有专攻”,而缺乏对家长的尊重,以至于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缺乏耐心,甚至是以一种命令、训斥的方式进行交流。
部分教师认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教育负主要的责任,所谓“养不教父之过”。
调查结果显示: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批评的家长仅为15%。%的家长对此表示不满。

第五章 家校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b
  • 文件大小576 KB
  • 时间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