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
远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5年4月
内容提要
狂犬病基础
暴露后预防处置
暴露前预防处置
狂犬病处置门诊要求
狂犬病基础
狂犬病(Rabies)又称疯狗病,是由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为乙类传染病。
人一旦发病,几乎 100%死亡。
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狂犬病发病率
2011年全国疫情
2010年月份分布
狂犬病病例
狂犬病毒侵入和体内移行扩散
中枢神经系统
狂犬病毒从伤口神经肌肉结合处的神经元进入神经
狂犬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病毒的侵入:
1、病毒停留在伤口附近横纹肌细胞内缓慢繁殖1-2周或更长
2、病毒由外周神经进入中枢神经;每天12-100mm速度转运,到达中枢就不可逆转
3、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各器官扩散
病毒侵入神经前采取措施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十二月卫生部组织制定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
共30条
工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暴露分级的判定、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暴露前免疫、以及狂犬病处置门诊的设置要求等。
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