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
 贵州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公园遗迹
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滇、黔、川、桂”四省结合部,气候宜人,交通便利。
区内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遗迹、山原地貌、构造遗迹、古生物化石与古人类遗址构成了园区极具特色的景观。特别是不同时期不同地质地貌条件下形成并发育的喀斯特地质现象,是世界典型的高原喀斯特地貌区,被国内外地质学专家和学者誉为一座大型的喀斯特地质博物馆,是研究喀斯特的一个十分理想的场所;1999年开始,相继发现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老的中三叠系海生爬行类动物化石,属种丰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文化价值。  
地质景点
■  韭菜坪    韭菜坪为乌蒙山最高峰,海拔 米, 是贵州省的最高点,为六盘水地区保存最好的古高原面,其上发育第三纪典型古喀斯特现象。高原斜坡地区由于喀斯特作用,山峰林立。喀斯特地貌多彩多姿,孤峰、峰林、天生桥、石芽、溶洞、暗河、伏流层见叠出。行人可至洞口的喀斯特溶洞有 131 处。韭菜坪有五个景区,即黔之颠景区、阿勒河景区、金盆天生桥景区、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景区和盘县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落景区。
■  喀斯特地貌    发育在云南高原和黔中高原之间的斜坡带上,形成了高原斜坡带喀斯特山地、峰丛、峰林、石芽、石林、孤峰、峡谷、天生桥、平顶山、天坑(溶斗)、地下河、垂直竖井、坡立谷等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的有韭菜坪、金盆公路天生桥\钟山区峰林、三个屯平顶山、八担山峰林、北盘江峡谷、六车河峡谷、格所河峡谷等,都是保护的重点。典型的洞穴遗迹有金盆天生桥伴生溶洞群,主要有大硝洞、花嘎溶斗、白雨洞、脚踩洞、格所河出水洞、碧云洞和十里大洞等。
■  喀斯特峡谷    六盘水石灰岩地层广泛出露,所以本区的峡谷大都河床狭窄,谷坡陡峭。此外峡谷两侧,暗河、溶洞、出水口等喀斯特现象比比皆是,两岸山地喀斯特竖井、溶斗、多层洞穴随处可见。所以这里的峡谷可以名副其实地称为“喀斯特大峡谷”。六盘水境内峡谷大多谷幽壁陡, 深度可达 1000 多米,加之河水时隐时现, 变化多端,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北盘江大峡谷、格所河峡谷、六车河峡谷、阿勒河峡谷等。
丹霞山    坐落在盘县水塘镇附近的群峰之中,海拔1896米,从外形看是一座圆锥状的山峰拔地而起,形似鹤立鸡群,据传汉时有霞气在上空鹤形,故名“丹霞山”,此山独自高耸,气势雄奇,四周林木葱郁,一片翠绿环绕。在山南侧石壁上,有一模糊摩崖,史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4月某日,雷轰绝壁留下“天北丹山”四字丹书,后人传为神书,今遗址尚存。
 碧云洞溶洞群   “曲洞吞溪十里幽,一方佳丽冠南州”的碧云洞位于盘县城关镇南1公里处,碧云洞长2281水。碧云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远在明洪武14年(公元138年)前,碧云洞就成为人们游览胜地。著名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徐霞客曾来此考察并留有十分详尽的文字记载。
碧云洞的形成受一条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逆断层控制。断层破碎带及附近派生的构造发育地带透水性极好,地下水溶蚀强烈,侵蚀极强。有利的地质因素及气候环境因素,使碧云洞成为仍在发育的伏流。
滴水滩瀑布    位于六枝特区落别乡境内,属于六枝牂牁江省级风景名胜区之洒耳景区内,为黄

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贵州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