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澳大利亚贸易
中澳贸易历程
中澳贸易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期,当时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向中国出口铁矿砂。新中国成立后,尽管中澳两国长期没有外交关系,但民间贸易一直未中断,中国进口了大量的澳产羊毛和小麦。1972年两国正式建交,当年的双边贸易额仅7200万美元。进入90年代以来,两国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双边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在农林牧业、能源、矿产、环保、交通、纺织、建材以及城市改造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双边贸易额已保持了9年的持续增长。
中澳贸易历史
2009-2010 财年中国继续保持澳货物和服务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并首次超越日本,成为澳货物和服务第一大出口市场。%, 个百分点。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大量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和煤,使后者成为最早摆脱经济危机的发达国家。
两国的贸易现状
2009-2010 财年澳货物及服务前10 大贸易伙伴统计
排名
贸易伙伴
贸易额
其中:
比重%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1
中国
2
日本
3
美国
4
韩国
5
印度
6
新加坡
7
英国
8
新西兰
9
泰国
10
德国
两国铁矿石贸易
在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的能矿资源中,铁矿石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由于资源禀赋的制约,中国钢铁行业严重依赖铁矿石进口,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产国,因而铁矿石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而澳大利亚作为铁矿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是中国铁矿石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2009—2010财年中国是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两个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和力拓,都是国际上响当当的矿业巨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全球铁矿石的定价权,并使铁矿石价格不断上升,使中国钢铁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两国农产品贸易
中澳互为对方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澳大利亚则位列美国、阿根廷、巴西之后,是中国的第四大进口农产品来源国。来源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约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8%,主要以活动物、大麦、棉花、羊毛、生皮、水产品、动物油脂等产品为主。目前,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羊毛、生皮、动物油脂和棉花出口市场,第二大大麦、活动物出口市场,第三大奶制品、甲壳类动物出口市场,第四大奶酪出口市场,第五大动物饲料出口市场。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制成品为主,例如水果蔬菜及其制品、水产品、烟草制品、杂项食品等。中国农产品对澳出口金额,目前尚不足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
2009年6月5日,力拓出尔反尔,撕毁了2月份签订的墨迹未干的协议,
2010年9月3日胡锦涛抵达澳大利亚西澳州首府珀斯,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在悉尼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胡锦涛在机场受到澳大利亚高级官员的热情迎接。
中国和澳大利亚贸易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