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狐惑病 2幻灯片.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狐惑病的诊断与治疗
主要内容
概述部分
分布于发病概况
中西医学对发病原因的认识
目前临床诊断水平
治疗现状
预后与展望
一、概述:
狐惑
最早见于张仲景《》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描述了狐惑病的主症和基本内外治法。
历代医家:
隋代巢元方认为“湿毒”致病,
元代赵以德强调“湿热生虫”,
清代魏荔彤提出“狐惑者,阴虚血热之病也,……治虫者,治其标也; 治虚热者,治其本也”。


使后世对狐惑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临床治疗更加深入

医学分类
风湿科>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 血管炎与血管病
皮肤科> 结缔组织病及有关免疫性疾病
眼科> 葡萄膜病> 非感染性葡萄膜视网膜炎
肾内科> 继发性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病肾损害

妇科> 外阴疾病> 外阴非炎性疾病
二、分布与发病概况:
狐惑病——“丝绸之路病”。
地中海沿岸、中东及远东地区(中国、日本、朝鲜)发病率较高,在英美等国发病率低,女性患者比例较高。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发病高峰年龄在16~40岁,女性为多,男女发病率为3 :4
以口腔溃疡为最基本的病损,发生率达100%。皮肤病损、生殖器溃疡、眼疾发生率分别为90%、80%、40%左右。
此外,关节以及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的病变,虽发生概率较小,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缺乏早期诊断、治疗的意识,很多患者都会自诊为是口腔溃疡复发而自行用药,导致病情的急剧恶化。
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
商业贸易路线。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浅谈狐惑病 2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b
  • 文件大小1.83 MB
  • 时间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