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入学专业考试经历
话筒前的创作状态及其调整
第一节 话筒前状态的含义
播音员面对文字语言内容,从分析、理解到感受,随着内容的发展,思想感情一直在不断深化,由一点一点的积聚,到最后迸发出带有思想感情的有声语言,这时已经非说不可了。这就是正确的话筒前创作状态。
第二节话筒前状态的重要性
一、话筒前状态是播音成败攸关的问题
备稿非常重要,但是临场发挥也会影响节目效果
好的话筒前状态能使准备好的语言内容自信的表达出来,甚至超常发挥;即使遇到紧急稿件,也可以播的沉稳;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胆、积极、兴奋。
好的话筒前状态能使播音锦上添花,不好的话筒前状态则使播音功败垂成。
二、话筒前状态是播音员的基本功
1、话筒前状态,首先是工作态度的问题。
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播讲愿望,不要把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林田
海湾战争中的水均益
有些播音员节目前态度松懈,造成节目误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室里,气氛异常。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上午就要播出,可是录音制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稿子还没念到一半,中国“头牌”播音员齐越已经泣不成声…… 中断。中断。录音一次次不得不中断。到后来连录音编辑都挺不住了,趴在操作台上长哭不起…… 闻讯赶来的几十位播音员、电台干部肃立在录音室的窗外,静静地看、默默地听、悄悄地擦眼泪……终于,齐越念到最后一句:“焦裕禄……你没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电波发出,一个伟大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全国,那苍劲有力、饱含激情的声音传遍了千家万户,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灵,山河动容,泪雨倾盆……
第三节常见的不正确话筒前状态
1、 紧张怯阵:紧张过度,丧失自信,不能控制
看着稿件视而不见,脑中空白,思维滞塞,言辞不畅,心理负担重,出现越播越快、越紧,声音捏挤、抖颤,气浅声浮不能自已,肌肉僵持,表情不自然,不敢抬头交流等
形成紧张的原因
1、实践经验少
2、环境的改变,如录音改直播,练习改考试,播音室改大会或晚会直播,观众由不见面改当面观看等。
3、情绪气氛的改变,如过于严肃的气氛,紧张情况的发生。(镜头恐惧症,电视台主持人心态)
2、懈怠
在话筒前播出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懈怠。
懈怠的表现:情绪低落,播出时没有神,整个心理状态懒散、松垮,没有对认知产生积极的反映。表情呆滞麻木,思维停滞,反应迟钝等。对播音没有认识和创作的热情。反应在有声语言上,给受众一种不想说、不愿说的感觉。有声语言表达出的形式是一拖一拖的或一甩一甩的调子,受众难以接受。
话筒前状态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