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了解:我们如何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4)
陈舜文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
黑猩猩(chimpanzees)和红毛猩猩(orangurtans)可以认出镜中自己,猴子无法认出。
人类约在18个月大,可以认出镜中的自己(Courage, Edison, & Howe, 2005)。
这是最初步的自我认知。
要点
何谓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当东西方相遇
自我评估:认识自己的数种方式
自我呈现:如何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
什么是自我概念
请用「我是....」作开头完成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概念构成了对于「自我」的基模。
基模(schema):用来组织特定领域之知识的心理架构。
自我基模(self-schema)
将有关自己的认识、感觉和信念等信息汇整而成的认知架构,有助于帮助自己了解、解释并预测自己的行为。
儿童的自我概念开始于一些具体、清楚、易于观察的特征,如年龄、性别、外表等。
成长之后,逐渐强调心理状态(如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
自我概念是否会受文化社会价值观所影响?
西方人和东方人在思考自己时,有何不同?
文化心理学者认为,文化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自我概念的重要因素。亦即不同文化社会中,人们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观(view of self)很可能有所差别。
文化社会层次:
不同文化社会强调不同的价值观
个人心理层次:
每个人对自我所抱持的观念
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
文化社会层次
西方(美国)文化vs东方(东亚)文化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价值观
重视个人独特性、独立自主与个人权利。
集体主义(collectivism)价值观
重视社会角色义务、团体利益与人际之间的关系。
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
文化社会层次
西方(美国)文化vs东方(东亚)文化
父母要小孩将晚餐吃完….
个人主义价值观….
美国父母:「想想世界上有多少小孩都吃不饱,你是多么幸运还有饭吃,不像他们那样挨饿!」
集体主义价值观….
日本父母:「想想农夫多么辛苦,如果你不吃,怎么对得起他。他的辛苦都白费了,一定会很难过。」
自我概念的文化差异
03自我了解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