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含义
基本特征
加强宏观调控
目标
手段
必要性
课前回顾
市场经济——_____在资源配置中起______作用的经济
基础性
市场
: _____在___________下对资源配置起______作用的经济
市场
基础性
国家宏观调控
:
①坚持( )的主体地位——
②实现( )———
③实行强有力的( )———
基本标志
根本目标
内在要求
共同富裕
公有制
宏观调控
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税收和货币)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经济立法+经济司法)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
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越来越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 1981~1990 ):实现GN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1991~20世纪末):使GNP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战略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异同比较
概念
比较内容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
相同点
不同点
计算时间
计算内容
表现形式
计算范围
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
货币
本国常住居民为标准
国界为标准
(在领土范围内)
本国居民
外国居民
1 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讨论:根据你个人的调查,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主要从衣、食、住、行、用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①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
(注:以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划分标准为依据)
2009年,,但人均GDP 仅3678 美元,排名第100位,卢森堡以104512 美元排名第一。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仍属中下等收入的小康
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到37%和43%(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我国目前的小康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所以所以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