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与分析心理学》读书报告
目录
作者介绍——申荷永
申荷永,心理学博士,现为澳门城市大学教授、应用心理学博士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心理治疗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社会与人格心理学。
章节介绍
第一章荣格成长的足迹
第二章荣格的思想背景
第三章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分析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第五章分析心理学实践
第六章分析心理学的发展
背景介绍——荣格(第一章荣格的成长)
荣格出生村庄家庭以神职人员为主,少年时期沉浸于神秘体验。
11岁进入大学预科,出现厌学,并最终克服,第一次体验到神经症。
进入大学医学院,受困于第一和第二人格的矛盾。
与妻子爱玛结婚,建立房屋,达到人生的中点
在与弗洛伊德风道扬镳之后,荣格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而在自己的无意识体验与感受中,他找到了内在导师“斐乐蒙”。
在这个时期荣格开始绘制曼荼罗,这似乎恰恰对应着他的某种内在的心境。
荣格曾经在自传中明确的表达了是卫礼贤帮他找到了重返这个世界的归路。他带给了荣格东方的智慧。
第三部分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既是荣格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发展,也是他自己的一种创造。荣格用它来表示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
。我个人觉得与其说是炼金术,那么玄妙,说是化学可能更加好一些。荣格将一些化学上的理论突破性的应用到了心理学中。从中他发现了自性的原型意义,及其启示和印证。
。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他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原型内赋予某些心理内容独特的形式。原型可以通过原型意象来表现其无意识的意义。
荣格根据自己在临床上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如下原型。
阿尼玛:男人内在的女性原型意象。
阿尼姆斯:象征着女人内在的男性成分。
阴影:阴影的组成或是由于意识自我的压抑,亦或是自我从未认识到的部分。
人格面具:从分析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格面具就是我们所表现给别人看的自己。
智慧老人:荣格用智慧老人来形容我们内在所具有的有关意义与智慧的原型。
情结的含义:情结是一种心象与意念的集合,其中具有一个源自原型的核心,并且有某种特别的情绪基调,它可以与我们整体心理系统保持联系,但也会分裂、脱离、甚至独立。它们往往不受我们意识的支配,甚至能够支配我们的意识自我。情结在无意识中形成和积累,当它逐渐膨胀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就有机会发展而表现我们人格与自我的代替主角。情结一旦被触发而产生作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都会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为强烈的影响。
从临床的意义上来分析,情结多属于心灵分裂的产物;受伤性的经验、情感困扰或道德冲突等等,都会导致某种情结的形成。如同阿德勒的自卑情结。
荣格与分析心理学(00001)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