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湖游船运行现状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淮阳旅游经济渐入佳境。以荷花节为主体的龙湖赏荷活动大大提升了龙湖景区的知名度,餐饮、住宿、交通、商业等服务部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龙湖赏荷已经成为我县旅游的最新亮点。但是,日益暴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龙湖游船无序经营问题尤为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无论从游客安全、环境保护、对外形象等方面都已经到了立即解决的时刻。相关部门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救急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龙湖游船经营无序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杂乱无序的现状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要创建国家级旅游强县,要树立对外旅游形象,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不仅需要宏观策划,而且需要微观管理,不仅要整体形象,还要注重完善细节。
一、龙湖游船运行现状
龙湖游船从2006年开始零星下水,2007年第一节荷花节出现买船高潮,随着荷花节影响、规模的不断扩大,赏荷人流的逐年增长,游船行业受利益驱使,趁体制缺位,呈现蜂拥而上、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截至目前,龙湖沿岸共有大小码头20多个,各类游船1000多只,从业人员5000多人。如此庞大的队伍,杂乱的人员,林立的码头,如织的游船,交错的航道,给龙湖美丽的风景平添了不和谐的音符。君不见荷花深处,小舟摇曳,肮脏的手伸向含苞欲放的荷花,摘下嫩绿的荷叶,船主不闻不问,甚至纵容游客采花,借机收取小费;龙湖岸边,游船码头如雨后春笋,成倍增加,由2007年的一个,增加到今天的20多个;龙湖码头,游客与船主为租金口角争辩直至拳脚相加,每年都发生游客与船主争斗事件,记者、网友负面新闻连发,影响恶劣;一叶小舟,荷载五人,利益驱使,涌上10人之多,船主窃喜,视而不见,驾小舟波浪穿行,风起浪涌,险象横生,安全系数骤降为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直接影响了淮阳的整体形象,影响了龙湖赏荷的人流、客流。整顿、规范龙湖游船运营秩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站在政府管理的角度综合分析龙湖游船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体制混乱,责权不明
龙湖游船管理体制缺位、权属不明可以概括为“三管三不管”:城关镇可以管,没有管;龙湖管理处应该管,无权管;职能部门有权管,不去管。先说其一,龙湖水面历史上归周边村组村民所有,类似于农民的责任田,属于城关镇及其周边行政村管辖范畴。1996年龙湖开挖以来,为了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县里成立了龙湖管理公司,为了尊重现实和方便管理,县委决定把龙湖公司设在了城关镇,有一名副书记兼任龙湖公司经理,这样把水面管理权与旅游开发结合在一起管理办法运营了10年。2006年,东湖游船开始出现,2007年,县委决举办第一届荷花节,初战告捷,效果明显。当年秋冬季节,政府拨款回收水面,引导农民由水面养殖向旅游开发转变,并把龙湖公司从城关镇单列出来,组建了龙湖管理处,由城关镇附属机关改为县直部门。但是,农民
“责任田”的观念始终没有改变,他们认为买船下水就像在自己责任田里种小麦一样天经地义,对已经归属县直的龙湖管理处根本不予理睬,城关镇的领导才是他们心目中的领导,镇、村两级的干部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影响力。但是,龙湖管理处已经单列,城关镇已经没有任何管理职能,所剩职责充其量不过是对湖区居民的教育和引导,配合做好稳定工作。所以说“可以管,没有管”;龙湖管理处作为县直部门,既没有执法权又没有对周边村民的管理权,在强大的传统
关于龙湖游船运行现状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