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
蟾蜍简介
别名癞蛤蟆、癞刺
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
25个属300种左右
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
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
水生向陆生过渡
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
皮肤的角质化
角质化程度低,疏松,保持水分的能力也较低
五趾型附肢
陆上运动,但运动装置不完善,只能跳跃运动
肺
具肺,结构简单,须有皮肤辅助呼吸
血液的双循环
较原始,不完全的双循环
实验内容
:双毁髓法处死蟾蜍
头骨上的枕骨大孔
双毁髓法处死蟾蜍(录像演示)
掏毁脊髓时后肢强直状
2、蟾蜍的外形观察(图片演示)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
皮肤粗糙、疣粒
头部:眼、耳后腺、鼓膜、外鼻孔,鼻瓣
眼,具上下眼睑,只有下眼睑能活动,瞬膜
五趾型附肢、趾(指)数、趾间具噗、婚垫
泄殖孔
3、解剖(录像演示)
剪开腹部皮肤
4、观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泄殖系统
心脏
实验八 蟾蜍外形及内部解剖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