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黄大发同志不忘初心、忠诚为民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80岁高龄的的共产党员,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原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时36年之久,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生命之渠。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黄大发同志有信仰、有信念,并且始终把信仰和信念付诸于行动,黄大发同志有作为、有担当,甘于奉献,大公无私,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在了这条“红旗渠”上。他心里装着老百姓,这是他为之奋斗的动力。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同志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进动力的源泉,黄大发常用“党员身份”做担保,这是他铁一般的誓言,党员干部都应该像黄大发这样,少争权利,多担责任。黄大发一生践行党的事业,为民拼搏,从不向组织提要求,只在年老时提出“去省委大院看看”的请求,这是多么质朴的请求,也表达了对党组织不可言表的感情。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始终将理想和信念付诸于行动。广大干部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埋头苦干。在行动中坚定理想信念,让理想信念为行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干成事,用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都要把“服务人民群众”当做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多做奉献,我们才能有大作为,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新时代的党员和干部,没有了枪林弹雨中的浴血奋战,但是同样也会有所牺牲。黄大发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顾不上自己的家庭,顾不上照顾自己的亲人,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他选择了无私奉献。
干部当学黄大发,学习黄大发“活到老,学到老”的优秀品质。黄大发在带领村民们凿渠引水的时候,创造机会自学水利知识,从一个地道的“庄稼汉”成了“水利专家”。正是他不断学习,刻苦专研,才使得跨山引水成现实,才使得村子步上脱贫致富路。
党员干部都要像黄大发一样,立足工作岗位,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要有“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的高尚品格,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要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要养成“学中做,做中学”的良好习惯,如此,方为百姓满意的好干部。
【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今年82岁的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人,2004年退休以前,他当了45年的村干部,其中38年是村支书。
学习黄大发的“愚公”品格,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坚定一个目标后,便能持之以恒,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以钉钉子的精神一点一滴的完成;能始终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之流汗,为之奋斗,哪怕前途漫漫、充满风险、不知终点,也要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干下去。为了凿出一条近十公里的引水渠,彻底解决老乡用水难的问题,破除村里发展的天然障碍,黄大发带领村民用了36 年,何其漫长?何其艰难?虽然因为技术、成本等原因,修渠工程经历了一次双一次碰壁、挫折、失败,但黄大发的斗志越发昂扬、意志越发坚定,终于将水渠修筑成功。如今,当地的人均收入已是修渠前的80多倍,这其中有黄大发莫大的功劳。
学习黄大发的“愚公”品格,埋头干事、一心为民。黄大发当了45年村干部,其中38年是村支书,这份执着和奉献足以昭示他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党员是无上的荣耀身份,但这种身份更多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不但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还需将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在务实为民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在切实的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上;要始终心系群众,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收集民情,与群众打成一片,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去奋斗,自觉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带头人”、“引路人”、“贴心人”.
学习黄大发的“愚公”品格,需要成为全党同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争做黄大发式好干部,将“愚公”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习当代愚公黄大发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