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印禅学史2.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印禅学史



纲要
第五讲禅学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
一、大小乘禅法经典的最初译介
二、禅法的展开(两晋十六国时期的禅法)
第六讲早期禅宗
一、达摩
二、慧可
三、僧粲
四、道信
五、弘忍
六、牛头宗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第五讲禅学
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从佛教初传到达摩禅产生之际,中国的禅法类型,大致由数息禅、五门禅、念佛禅、实相禅诸类,都是依教而修的禅,可以列为如来禅。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一、大小乘禅法经典的最初译介
《安般守意经》
两汉之际,最早流传的佛法是禅法。最早的译者是安世高。
安世高,安息国人(位于波斯北方、里海南岸的古王国),名清,字世高。为印度西北、波斯地方(今伊朗)之古王国(安息)王子,其姓盖从其出身地,故称安,因而有安侯、安世高之称。其幼时即以孝行着称,质敏性慈,博学多闻。父殁后,舍其王位而皈依佛门,博晓经藏,尤精通阿毗昙学与禅。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经西域诸国而至洛阳,从事翻译工作,至灵帝建宁三年(170)共二十余年,其间先后译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四谛、十二因缘、转法轮、八正道、禅行法想、修行道地经等约三十四部。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安世高翻译的最早的禅籍是《安般守意经》,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简称,安那是遣来之意,转指入息;般那,原为遣去之意,转指出息。安般就是守意的意思,是意译和音译的组合。“何等为安?何等为般?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念息不离是名为安般。”(《安般守意经》卷上) 对息的分类,“息有四事:一为风,二为气,三为息,四为喘。有声为风,无声为气,出入为息,气出入不尽为喘也。”(同上)安世高尽量利用中国道家的概念解释禅学概念,“安般守意名为御意至得无为也。”“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安般守意经》卷上)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安般的方法称为“十黠”,“安般守意有十黠,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谛。是为十黠成。”前面六个方面就是数息观一般所讲的六个阶段,称六事,后面的四谛,指识苦、弃习、知尽、行道。经中将六事和三十七道品联系,“数息为四意止,相随为四意断,止为四神足念,观为五根五力,还为七觉意,净为八行也。”八行即八正道行。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支谶,大月氏(中亚古国)人,后汉桓帝末年至洛阳,从事译经。至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共译出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阿阇世王经、杂譬喻经、首楞严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宝积经等二十余部,然现存者仅十二部,为第一位在我国翻译及传布大乘佛教般若学理论之僧人。于所译诸经中,以道行般若经最为重要,乃般若经系各种经典中最早之译本,此类般若系经典促进魏晋时代玄学清谈之风。又般舟三昧经系以西方阿弥陀佛为对象之重要经典,为我国佛教史初期弥陀净土信仰,如慧远之庐山东林寺等念佛结社之主要依用经典。此外,首楞严经之传译则带动四、五世纪间中国佛教之大乘化。《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经》则是大乘禅法经。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般舟三昧经》,又作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全经共分十六品,内容系采佛陀应贤护菩萨之请而说法之形式。般舟是现前、佛立之意。这是说修般舟三昧之行者即可见十方之佛立于眼前。“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实际上是一种念佛三昧,“欲得见十方诸现在佛者,当一心念其方,莫得异想。”“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见佛。具体有修行方法,修行几种“四事”,“一者所信无有能坏者,二者精进无有能退者,三者智能无有能及者,四者常与善师从事。”(同上)“一者不得有世间思想,如弹指顷三月,二者不得睡眠三月,如弹指顷,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三月,除其饭食左右,四者为人说经,不得望人供养。三个月的修行期,除饭食及大小便之外,不坐、不卧、经行而不休息。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主要由康僧会和支谦代表。
康僧会是三国时代译经僧,交趾(越南北部)人,其先世出自康居国(今新疆北部),世居印度,至其父因经商始移居交趾,十余岁即丧双亲,服丧毕而出家,精通经律论三藏,后师事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等学僧,习汉译佛典。三国吴赤乌十年(247)至建业,设像行道,终日烧香礼拜、诵经、坐禅,并至市托钵,其矫异之行深惑市人,遂诉于吴主孙权,孙权召而诘之,后应孙权之请,于三七日内感得舍利,孙权感其威神,遂皈依之,并为之建立建初寺,传道译经,主要译经有吴品经五卷、杂譬喻经二卷、六度集经九卷(今存八卷)。

中印禅学史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yd13607
  • 文件大小3.59 MB
  • 时间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