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96周年讲话学习心得体会
96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应运而生,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纪念建党96周年讲话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念建党96周年讲话学习心得体会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真理是指引航程的灯塔,信仰是凝心聚魂的基石,自信是砥砺奋进的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我们就能手握真理的火炬,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以无比的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高举真理的旗帜,才能明确前行的方向。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正是因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昭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灵魂之所在、方向之所指。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高举理想的旗帜,才能坚定前行的脚步。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自成立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赋予我们党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我们就能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做到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高举信念的旗帜,才能充满前行的动力。有信念就有自信。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根植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为这条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个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个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种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凝聚起实现复兴梦想的精神力量。“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满怀信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一定能再创辉煌、开辟未来。
真理的感召穿越时空,信仰的力量无坚不摧。赓续“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精神,胸怀“自信人生二百年”的奋斗豪情,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我们必将冲破发展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一代代共产党人矢志追求的奋斗目标,挥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华章。
【纪念建党96周年讲话学号召全党同志坚守人民立场、增进人民福祉、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为人民利益担当,为人民幸福奋斗,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是我们把握落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坚持”要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庄严承诺,96年来,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面向未来,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民之志不移、为民宗旨不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能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带领
纪念建党96周年讲话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