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齿厚偏差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齿轮齿厚的方法。
加深理解齿轮齿厚偏差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用齿轮游标尺测量齿轮的齿厚偏差。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齿厚偏差△Es是指在分度圆柱面上,法向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图1为测量齿厚偏差的齿轮游标尺。它是由两套相互垂直的游标尺组成。垂直游标尺用于控制测量部位(分度圆至齿顶圆)的弦齿高hf,水平游标尺用于测量所测部位(分度圆)的弦齿厚。,其原理和读数方法与普通游标尺相同。
图1 图2
用齿轮游标尺测量齿厚偏差,是以齿顶圆为基础。当齿顶圆直径为公称值时,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处的弦齿高和弦齿厚由图2可得:
= +=
=Z
式中 m——齿轮模数(mm);
Z——齿轮齿数。
当齿轮为变位齿轮且齿顶圆直径有误差时,分度圆处的弦齿高和弦齿厚应按下式计算:
=
=
式中——移距系数;
——齿形角;
——齿顶圆半径的公称值;
——齿顶圆半径的实际值。
四、测量步骤
1.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齿顶圆的实际直径。
2. 计算分度圆处弦齿高和弦齿厚(可从表1查出)。
3. 按值调整齿轮游标尺的垂直游标尺。
4. 将齿轮游标尺置于被测齿轮上,使垂直游标尺的高度尺与齿顶相接触。然后,移动水平游标尺的卡脚,使卡脚靠紧齿廓。从水平游标尺上读出弦齿厚的实际尺寸(用透光法判断接触情况)。
5. 分别在圆周上间隔相同的几个轮齿上进行测量。
6. 按齿轮图样标注的技术要求,确定齿厚上偏差Esns和下偏差Esni,判断被测齿厚的适用性。
思考题
1. 测量齿轮齿厚偏差的目的是什么?
2. 齿厚极限偏差(Esns、Esni)和公法线长度极限偏差(Ebns、Ebni)有何关系?
3. 齿厚的测量精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表1 =1时分度圆弦齿高和弦齿厚的数值
Z
Zsin
1+(1-cos)
Z
Zsin
1+(1-cos)
Z
Zsin
1+(1-cos)
11
29
47
12
30
48
13
31
49
14
32
50
15
33
51
16
34
52
17
35
53
18
36
54
19
37
1.
齿轮齿厚偏差测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