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极
太极图
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 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学的灯塔。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 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太极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数层组合图式,一类为阴阳鱼互纠图式。
(1)北宋周敦颐所作。北宋潘兴嗣:“(周)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濂溪先生墓志铭》)朱熹持此观点(《周子太极通书后序》)。 (2)传自陈抟。南宋朱震:“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宋史•朱震传》)陆九渊:“朱子发谓濂溪得太极图于穆伯长,伯长之传出于陈希夷,其必有考。”(《陆九渊集•与朱元晦书》) (3)来自佛徒寿涯。宋元之际刘因:“而或又谓周子与胡宿、邵古同事润州一浮屠而传其易书。”(《记太极图说后》)这个“浮屠”,就是寿涯。
数层组合太极图渊源多种说法
(4)源自陈抟刻于华山石壁的无极图,经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传给陈抟,陈刻之华山石壁,后来又通过种放、穆修传给周敦颐,周把它改造成了太极图。(《太极图辨》)陈抟刻华山石壁之事宋金元明无一人道及,此说可疑。
(5)源于《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清毛奇龄:“或云其图在隋唐之间,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窃其图入《品》中,为太极先天之图,此即抟之窃之所自始,且称名有‘无极’二字,在唐玄宗序中.
数层组合太极图渊源多种说法
太极阴阳鱼图可以直观地表达人的生命状态:从人自身角度而言,醒觉时,可以理解为处在太极阴阳鱼图的阳性一面,睡眠时,可以理解为处在太极阴阳鱼图的阴性一面。
人早晨醒转,身体由阴而阳,承接天地之阳,而精力勃发,投入一天的工作。午时,天地之阳盛极而阴,人于午时小睡一会儿,促使阴阳交变,又转入午后工作之中。平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人为模拟阴阳螺旋力场的运行规律进行养生。打太极,走八卦,左右翻身滚动,都是这种运动的极好体现。
练功要领
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
三练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练自由架式懒龙卧,
五练心肝胆脾肾,六练筋骨皮肉合。
步法歌诀
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
两膝微下蹲,松胯易拧腰,
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逍遥。
发力要求
始于尾闾,发于项梗。
源泉于腰,发力于腰。
太极ppt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