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0—2013)
一、学校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状况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224名学生,因为多方面原因,生源严重不足,学生转入城区学校现象严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7名,现对在岗教师作如下分析:
(1)职称结构:中级职称5名,初级级职称8名;
(2)学历结构:本科5人,大专8人,中专5人;
(3)年龄结构:50岁以上1人,45-49岁5人,35-39岁 3人,30--34岁3人,30岁以下5人,平均年龄 40岁。
(4)骨干结构:校级4名,镇级3名,市级1名,区级0名;
(5)党员结构:党员教师5名。
由此可见,我们这支教师队伍年龄状况较好,但是既有四名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又有在语文或数学学科任教一两年的新手,她们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能力,对课堂的调控能力,都还有待于提高。
2、物力资源状况
我校地处镇罗镇中心,是典型的农村小学,学校占地面积7110平米,主楼前面是一个平坦宽阔的运动场,建筑面积2657平米,拥有18个普通教室,教学专用室规范,配有校园局域网,科学实验室和音、体、美专用教室各一个,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学校拥有办公电脑
65台,基本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学校多媒体投影、摄像等数码辅助设施还不够完备,校园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在全镇11所学校中处于中上水平。
3、教育教学质量状况
近三年来,学校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在全镇居前列,但在城区中心完小中排名中下,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综合上述学校现状,既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又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许多“瓶颈制约”。但只要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不断地推进教育创新,冲破陈旧的教育管理思想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束缚;坚定不移地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强化全员目标意识、自主管理意识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质量意识;坚定不移地用信息化来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那么,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广阔的。
二、办学基本思路
坚持一个宗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当人民满意的校长、建人民满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贯彻一个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抓好一个根本:把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作为兴校、强校的关键和根本来抓;
围绕一个中心: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唯一中心,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管理的唯一目标;
突出一个主题:“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习惯‘成’人,活动‘做人’,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本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实现三个目标:学生增值——学业水平提高,良好习惯养成,责任意识增强;教师增值——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艺术娴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增值——有形资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提升。
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教育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即主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培养责任。让每个孩子都有责任心,培养每个孩子负责的意识和尽责的精神,是我们学校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
培养心灵。帮助学生懂得爱,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善良和宽容,培养有爱心的人。
培养品格。“教育的目的在于品格的形成”、“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教育就是使学生把最好的方面展示出来的那个东西”。教育的理想就是培养有品格的人。
培养个性。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学生个性。“教育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使每一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培养诚信。诚信乃人立身之本,也是做事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诚信社会从诚信教育开始。
培养和谐。“教育就是创造人”,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育和谐的人,这是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学习不仅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竞争的新形式。在未来社会,人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
培养生活态度。教育就是培养人对未来的希望。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那些未成熟的生命,树立起对未来的希望,培养积极的生活者,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
培养合作意识。“整个一生,我们都有赖于从一些人中获得友爱、赏识、尊重、道义支持和帮助。”学会合作共处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支柱,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培养健康身心。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健康是我们生命旅途中的第一目标,人生的第一财富。“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态、丰富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是人类社会的特别“通行证”。
培
镇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正式打印)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