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摭言
邰武旗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写实”这一日译的汉语词, 在绘画领域的词义至今并不肯确, 一被释为具象再现的绘画方法和方式;另指绘画所依据的艺术原理或主张。今次的写实研究展, 是在此两可的“模糊”境况中主动偏执于后者的, 正如前次的“表现展”重在绘画的表现性而非仅指表现性绘画。
从15世纪荷兰凡·艾克兄弟发明以油调和颜料的油画之诞生开始, 至文艺复兴而至19世纪, 写实成为西方油画的主要观察和表达方式。
写实相对于中国画的写意, 从通常的现象上看, 观者容易置两者于彼此相峙甚至或此或彼的情景, 如相背两人, 不闻不见各有其志。然而, 回顾其根由, 考鉴其历变, 中国画的写意若无“观与察的实凭、悟与想的因由”, 遑论大象小象、有形无形, 恐怕只是自娱自兴的诳语, 行世于“平地抠饼, 对面拿贼”的江湖游艺而已。西画的“写实”若无“意”的主张、起兴, 实亦“虚在”了, 即使“虚在”泱泱, 艺又从何谈起呢?
如此粗简行文, 实因面对油画大河, 一言难叙其根本的繁复与多元, 一语难述其形态的流变与曲折。诚如贡布里希所言:“艺术写实摭言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 每一件作品都在这历史中既回顾过去, 又引向未来。”为避免陷入治丝益棼的理论困境、力不所逮的指向—此次写实的研究不仅是绘画的方法和方式的研究, 更是包括且不限于艺术原理和主张的“新”研究。
明朝万历年至清初康、雍、乾的西画记述或可作为史据传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随着西学东渐之风始, 先驱者留学外国学画, 包括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 油画在中国初成风气, 且多数人都学古典写实一路。这是当时普遍的社会新文化自觉。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 继续着现实主义的道路。“文革”后期, 各地知青中爱好美术者发愤自学, 改革的机遇一来便迅速成长起来。这就是初始便以写实独步和生根的中国油画的独特历程。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三十年来, 油画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多种新潮兴起, 各种风格流派进入, 写实仍然是油画里的大宗, 虽已不再一枝独秀, 但仍然呈现持续性发展的势头, 没有出现欧美二战以后曾经历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一边倒的现象。这种状况世界他国少有, 是民族传统、具象绘画基础教育系统还是中国现时油画审美的需要等因素的影响, 这是需要和值得研究的一个命题。
中国写实油画是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写实”阶段, 或者说能否进入一个“新写实”的阶段, 这正是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的命题。在此, 我们先辑引水天中先生《成长中的中国油画》一文, 就新时期中国油画的现实面貌简略一顾:
“70年代末的主流是乐观赞颂新时期, 同时出现的‘伤痕绘画’则以质朴手法回顾、反思一段特殊的历史现实和怀念受屈者的形象, 与长期泛滥的虚饰成为对比, 填补了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刺眼的空缺, 当时被称为‘文革’后的现实主义复归, 但后继乏人。又有一些青年画家注重于品位被主流文化忽视, 而他们因下乡而熟悉的乡土生活, 作为一种清醒健康的思考, 写出艰苦生活条件下普通人的深情与尊严, 是为‘乡土写实绘画’。后来追随者多, 但仿作却往往滑向平庸矫情。
“到1985年‘黄山会议’, 更新观念、追求个性和要
写实摭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