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条码扫描器知识交流
二维码
条码扫描器
日常维护及常见问题
主要内容
什么是条码?
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
通用商品条形码一般由前缀部分、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
编码原则:唯一性、永久性、无含义
条码的历史
条码技术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发起,70~80年代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国外条码技术的应用,我国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研究,并在部分行业完善了条码管理系统,如邮电、银行、连锁店、图书馆、交通运输及各大企事业单位等。1988年12月,我国成立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并于1991年4月19日正式申请加入了国际编码组织EAN协会。近年来,我国的条码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商品使用的前缀码有“690-695",条码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时间
条码名称
发明人或公司
特殊意义
1949
Bull’s Eye Code(公牛眼码)
Woodland, Bernard Silver
第一个条码
1973
UPC
IBM
首次大规模应用的条码
1972
Codabar
Monarch Marking System
1974
39码
DavidC. Allias (Intermec)
第一个商业性文数字条码
1976
EAN
EAN协会
1981
Code 128
1983
Code 93
一维条码(Linear barcode)
优点:
技术成熟使用广泛设备成本低
缺点:
数据容量较小: 30个字符左右,只能标识,不能描述,依赖电脑和数据库;
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
条码尺寸相对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
条码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
一维条码(Linear barcode)
可表示数字和字母,管理领域应用最广
应用最广泛的条码之一
内部管理、生产流程、物流控制
二维条码( 2-D Bar Code )
1D
2D
二维条码(2-dimensional bar code),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表示二进制“1”, 用“空”表示二进制“0”,由“点”和“空”的排列组成代码。
特点
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
编码范围广中文图片声音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
容错能力强有纠错功能
可能性高可以加密
一维条码
二维条码
资料密度与容量
密度低,容量小
密度高,容量大
错误侦侧及纠正能力
可以检查码进行错误侦测,但没有错误纠正能力
有错误检验及纠正能,并可根据实际应用设置不同的安全等级
垂直方向的资料
不储存资料,垂直高度是为了识读方便,并弥补印刷缺陷或局部损坏
携带资料,因对印刷缺陷或局部损坏等可以错误纠正机制恢复资料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对物品的标识
用于对物品的描述
资料库与网路依赖性
多数场合须依赖数据库及网络
可不依赖数据库及网络而单独应用
识读设备
可用普通一维扫描器识度识读价格低
必须用二维扫描器识读
目前手机也可以识读
一维条码 VS 二维条码
一维与二维资料库区别
二维条码的分类
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
矩阵式二维条码
PDF417、CODE49及 16K
QR Code 、Data Matrix、Maxi Code等
二维码知识交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