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经典启迪智慧感悟人生
杨步安主讲
《易经》中的哲学思想
《易经》堪称中国文化的源头。从伏羲八卦定乾坤算起,约有7000年历史,从“文王拘而演周易”,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诸子百家、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是或《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后世称其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中的象数之学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象数推演方法被许多科学家所采用,阴阳学说直接启发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数学,为电脑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从哲学上看,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易经的创立和发展:
人更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
世历三古:远古中古近古
伏羲创八卦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画卦台
太极
阳爻
阴爻
太极与阴阳
太极: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
阴阳:万事万物皆由阴阳互动而生。阴阳相对,有阴有阳,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生阴;阴阳互动,万物自生。
“一阴一阳之谓道”
孔子作《十翼》(也称《易传》)
“翼”有附翼、辅佐之义。因《易传》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故称“十翼”。《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十翼”(《易传》)是有机的整体,是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易传》)的特点是:“舍象立言”、“富于思辨”、“以形判道”、“百虑致一”、“尚简”。
“易经”是作什么的?
孔子说:“易经是作什么的呀?《易经》即是开创万物成就事务,包括天下一切道理,如此而已的一门学问呀。所以圣人以《易》通达天下一切人的心志,以《易》肇定天下的事业,并以之决断天下一切的嫌疑。”《易经》之原始有太极,太极即阴阳未生浑茫广大之气,太极变而产生天地,是谓两仪;两仪变而产生金木水火,是谓四象;四象变而生生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是谓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卦;由此八卦相重而产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含盖宇宙万象,而系之以辞告诉我们智慧的哲理,复定之以吉凶的征兆,所以断定人事的吉凶祸福,而教人趋吉避凶,赴善就福,而远离灾殃呀。
“八卦”与六十四卦
伏羲创易:“一画开天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乾坤”。
文王演易:八卦中的阴阳互动,推演变化,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类万物之情。
孔子修易:作《十翼》以较为全面地阐述并丰富了易经的哲学思想。
易经中哲学思想演示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