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货运价格水平
目前,我国对公路运输价格实施差别化政策使用公路领域的货物运输、旅客运输和基础设施运营(主要是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收费公路)相关收费价格形成中存在一定差异,对运输服务价格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公路货物运输领域,由于缺乏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货运企业,加之运输能力总体上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状态,货运价格完全由市场竞争决定。公路运输基础运营收费方面,主要涉及公路收费和运输场站收费,公路收费执行的是政府部门批准的价格,管理部门的控制较为严格,随着收费公路网络规模的扩大,尽管其收费价格相对固定,但从事公路运输的担负的相关费用上升对价格本已较低的公路货运带来的较大压力。公路运输场站按照客运与货运区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货运场站相关实行指导定价,而且价格水平往往在实际交易的运输价格中得到体现。
2005年,。“十五”期间,公路运输价格增长较快的原因是:首先,2000年以前,随着公路运输市场的开放,公路运力投放增长迅猛,运输市场的过度竞争,使得公路运价基本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其次。“十五”期间,对“相对过剩”运力逐步消化,收费公路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大,燃油价格的走高,运输服务水平提高等推动公路运输价格明明显走高;再次,公路货运市场竞争和客户成本约束,为消化过低价格的影响而出现超载,由此可见,收费公路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大、燃油价格的走高志为影响公路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
2006年,随着收费公路网络规模持续扩大,和燃油价格高位运行,公路客货运输价格在局部地区因需求不足、季节变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总体客货运输价格水平在2005年基础上继续走高。据测算,。
(二)公路车辆超限载及治理
公路车辆超限超载对于公路运价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超限超载是公路货运市场的一种普遍的畸型现象。以山西省2007年12月19日治超前运价为基准,截止2008年5月28日,山西全省9类主要公路货运价格,,%.,%.%,%。全省公路运价格合理回升,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逐步显现。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干线公路上的交通流量呈持续增长趋势,车流量较治前平均增长约3%,治超初期山西省高速公路车流量下降25%,晋煤外运车辆下降40%,外运煤量下降48%,但随着治超工作深入推进,全省货运车流量较治超前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货运车辆的运载量保持在核定的运载范围内,而全省货运总量变化不大,导致车流量增加。
从以上可以看出,超限超载使运价基本职能丧失,运价不能反映价值,在超限超载中驾驶员的必要劳动时间未能合理确定并体现,驾驶员主要按出车数计酬,双超运输生产付出了超额的劳动体力精力,超限超载还使得运输成本要素构成遗缺,如对公路桥梁损害的补偿,对养路费、车辆通行费的逃漏,带来的空气噪声的污染,能源和其他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造成的交通堵塞。
运输供求平衡是市场的基本要求,运输供求与运价相互影响、相互的作用,推动供求平衡的变动与形成,在正常的运输生产条件下,运输需求不变时,运输供给增加,运价降低,反之亦然;运输供给减少,运价上升。在非正常的运输生产条件下,超限
公路运输成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