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11月
第 35卷第 6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v. , 2006
Jou rna l of Inne r Mongo lia No rm a l U n ive rsity ( Ph ilo sop hy & Soc ia l Science)
Vo l. 35
No. 6
兴和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征分析
吴艳茹 1 ,周瑞平 2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体系,对兴和县旅游资源按照 8 个主
类进行类型划分并分别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汇总出兴和县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 中部是以城关镇为核心,以涝利海为重点,以 110国道为轴线的中部旅游开发区带;北翼是以文化展示、现代农业观光、风能发电等旅游资源为主;南翼以体育赛事、生态观光旅游资源为主,共同构成了兴和县旅游资源分布的总体态势。
[关键词] 兴和县;旅游资源;类型;特征
[中图分类号] F590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27623 ( 2006 ) S220039203
兴和县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南部,地处内
蒙古、河北、山西三省区的交界处, 素有“鸡鸣闻三省”[ 1 ]之称。兴和县是一个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发
展潜力极大的旅游开发地。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
游资源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充分体现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民族多元文化的结合, 更是开展休闲度假,领略草原风情的理想胜地。
人文旅游资源有始建于康熙 30 年间的右安寺
遗址,北魏早期的大青山摩崖石刻,总库容 1. 1亿立方米的衙门号水库,闻名遐迩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赵长城等;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苏木山森林公园、涝利海、万亩草滩、滴水洞等。
灵魂。
表 1
兴和县旅游资源类型与内蒙古和全国的比较[ 2 ]
占全国的比例
占内蒙古的比例
全国
内蒙古
兴和县
主类
亚类
8
34
8
30
8
21
100 %
61. 8 %
100 %
70 %
1. 类型体系。兴和县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地文
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象与特殊景观、遗址遗迹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 ] 8 个主类全部拥有。( 1 )地文景观类型。兴和县地处
黄土高原的东缘,阴山山脉东端,使其既具有高原景
观特色又有山地风光,且在地质地貌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硅化木化石群。
表 2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兴和县旅游资源总量与类型体系
(一)总量特征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9 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单体 4个,人文旅游资源单体 5个,以此来反映兴和县旅游资源等级的基本状况及开发价值。兴和县的旅游资源中 8 大主类旅游资源全部拥有, 34个亚类中拥有 21 种(见表 1 ) 。根据调查的资料从总体上来看,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比为 4 ∶5 , 和全国的 4 ∶5 相吻合。从地域的角度看,自然旅游资源是特色, 人文旅游资源是
类型
部分重要旅游资源点
高平原景观
生物化石点特色地景观光游览区奇特
兴和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征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