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适应全省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卫生计生事业科学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时期卫生计生事业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项卫生计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乡差距逐渐缩小。2014年,,,远高于“十二五”增加1岁的要求;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2/10万,‰,‰,分别较“十二五”%、%、%,并且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主要健康指标位于全国先进前列。
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加快。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64%的村卫生室;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增加到2个;县级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扩展到全部44个县的89家医院,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同时,全省严控大型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推广紧密型医联体模式,推进远程医疗、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
,农民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筹资标准提高到500元,筹资总额较“十二五”初期翻了3倍。参合农民住院自付医药费比例从58%下降到50%,重大疾病病种扩大到22种,报销比例提高到70%以上。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全省全覆盖,截止2014年年底,,。
,卫生资源结构得到优化。“十二五”期间,,支持近5000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执业(助理),,分别名列全国第2、8、9位,分别比我省“十一五”、、%、%%,医护比由1::,医护比倒置问题得到解决。
,社会办医有了较快发展。目前,%,虽然没有达到降低至30%以下的规划目标,但较规划初期下降了
。2014年底,%%,%,。
,中医科教快速发展。法定传染病总发病水平呈平衡态势,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得到加强。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计划免疫、慢性病管理等多项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率、计划免疫接种率、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等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健康白皮书发布制度。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医教协同、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实效。
,人口保持基本稳定。“单独二孩”政策平稳实施,至2014年底,连续3年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得到缓解,‰。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4年控制在109以下,超额完成“十二五”终期115以内的目标。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70元、340元。
。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建设三大数据库、六大业务系统,推进区域平台建设,开发妇幼保健、干部保健等30多个应用系统,建成“互联网+”移动支付平台,实现网上统一预约挂号,健康数据互联互通有效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成效显著,发卡量突破
700万张,成为信息惠民的金钥匙工程,成功经验多次在全国介绍。
。加强卫生立法,完成了《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工作,积极推进《辽宁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制定了《辽宁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项目,制定审批业务和办事指南。健全卫生计生监督网络,推广手持终端执法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卫生计生监督工作效能进一步增强。
(二) “十三五”时期面临的主要形势
。
“十二五”时期虽然我省卫生计生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距离全面完成规划目标任务仍
辽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