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县标准粮田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09年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用于农业项目建设资金的通知》,省财政厅、省农业厅下达我县2009年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建设标准粮田项目补助资金600万元。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标准粮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技兴农,质量在先,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大田粮食作物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基本原则:按照标准粮田项目建设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项目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内容与农业技术配置相结合;项目建设与农业机械化装备推进项目相结合;地力建设与长期监测管理相结合,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原则,促进标准粮田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项目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项目的建设,把2万亩粮田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设施配套、土地肥沃的稳产高产田。实现施肥配方化,生产标准化,灌溉节水化,监测一体化,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提高项目区耕地基础地力、农田基础设施水平、水肥资源利用率、良种和农业优良技术增产潜能,提高作物抗旱减灾能力,确保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
,达到粮田“田成方、地平整、土肥沃、水畅流、路相通、树成行”的标准。
(一)产量目标:项目建成后,2万亩标准粮田种植优质冬小麦2万亩,平均亩产450公斤,总产达到900万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单产增加30公斤,共增小麦60万公斤;种植夏玉米2万亩,平均单产达570公斤,总产量1140万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单产增加90公斤,共增玉米180万公斤。
(二)地力目标: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土壤肥力显著提高,,%,化肥当季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耕作层深度大于25厘米;正常降雨全部渗入农田,不产生地表径流,土壤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5个百分点,农田轮灌周期缩短为6-7天。
(三)质量目标:优质专用麦达100%,良种利用率达100%,标准化程度达95%以上;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普及率100%,标准化程度95%以上。
(四)管理目标:项目建设期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各项管理职责,聘请专业人员,严格工程监理,实行目标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从土建到田间工程等方面一次验收合格。项目运行期间,为实现创建
“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技术”的质量目标,必须完善各项检验制度和工作程序,全面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五)社会及生态效益目标:项目建设可充分激发项目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耕地技术承载能力,提高农作物抗灾减灾能力,使耕地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提高肥水利用率,减轻化肥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通过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2万亩项目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配套完善,土壤肥力将有明显提高,农技推广网络进一步健全,农田监测体系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项目建设内容和标准
2万亩标准粮田项目建设地点,涉及城东乡的里村、于堤、大西章、东伯章、小西章、许村和北杨村乡的北杨村、南祝、北彦、沃头、东章等11个行政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铺设防渗管道11万米,配减压排气设备及管件,实现全部机井全部地下防渗输水,控制面积2万亩;
2、修建机耕路3万平方米(砖路面、路长7500米、路宽4米);
3、(砖路面、路长7333米、路宽3米);
4、;
5、农艺措施2万亩;
6、购置墒情监测仪器16台套。
(一)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1、铺设防渗管道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大户,水的供需矛盾突出,节水则成为关键。防渗管道输水具有节水效果明显、输水迅速、节约电能、节省耕地等特点,既有利于抢季节,又减轻灌溉水资源压力,与土渠相比,水的利用率可提高九个百分点,节电20-30%,省地2%。目前项目区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为促进节水事业发展,根据项目规划要求和实际现状,需铺设地下防渗管道11万米,需PVC管11万米及附件,管道埋深50厘米,挖沟深60厘米,宽30厘米,每隔45米安装一个出水口,需投资300万元,各村防渗管道工程量详见表一。
2、修建机耕路
机耕路是为推进农机装备,加速机械化进程,方便农机作业,促进农业发展步伐而建。目前项目区机耕路少,不利于大型农机作业,需在已有田间路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根据项目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状况,需修建机耕路3万平方米,采用砖路面,主路宽
4米,两边配排水渠,,,下口宽1米
博野县高标准粮田建设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