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客体关系心理学.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信任他们,或者让他们信任,这真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情了,我不担心会被抛弃,因为这很少(或几乎不)会发生,我也不害怕别人亲近我,我觉得那是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表示。
,因为我很难完全相信别人,更不用说去依靠他们了。如果有人对我很亲近,我就会很紧张,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来回报他们的亲近。有时,甚至是爱侣想让我表现得更亲近一点,也会让我感觉有些不自在。
,与我没有任何距离地交流,但我想,他们似乎很不情愿这么做。我经常担心我的同伴并不是真的爱我、喜欢我,想和我在一起,我也常常怀疑他们想离开我,不愿意和我在一起。我真的想和他们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也让我觉得痛苦。
上述的三段描述大体概括了人际关系的三种典型状况
56%
25%
——矛盾型 19%
客体关系心理学
如果你憎恨某人,你必定憎恨他身上属于你自己的某部分。与我们自身无关的部分,不会烦扰我们。
——赫尔曼黑塞
客体关系理论
基本概念
发展背景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基本概念
客体
什么是客体
源自弗洛伊德:仅指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对象。
广义上讲,客体指充当一个人情感或驱力的目标对象重要的人或事物。
弗洛伊德第一次使用这一术语时,是针对于亲子关系中、本能冲动的对象。人的内驱力有客体,饥饿的内驱力客体是食物,性驱力的客体是有性吸引力的人。对于婴儿而言,第一个存在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然后是母亲,最后是使婴儿满足的其他人和事情。
客体关系心理学中,客体主要是指重要他人、早期照顾者
外在客体:真正的人(或真正的东西)。被投注的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或东西)
内在客体(客体表征):和他人(属于这些人物、地方、东西)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
自体表征:在与客体或者重要他人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自我的心理表征
表征
两个参照世界或者框架加以区分:
可观察客体的外部世界: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我们每天能观察到
存在于心的内部世界:是主体对外部世界形成的心理图像和内在表征;也就是说主体是如何经验和表征外部世界的。

客体关系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ly8501
  • 文件大小119 KB
  • 时间2018-01-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