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哲学课结业心得体会:哲学庄周.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哲学课结业心得体会:哲学庄周
几年前百家讲坛风靡全国时曾捧红了几位学术明星,易中天、刘心武、于丹等等。易中天说三国,刘心武评红楼,而于丹,让我初次体味庄子,他的无为,他的逍遥,他的道,让我懵懂觉得,他或许在阐释另一种相异于孔子入世的道理。直到学习哲学,我忽然间明白,庄周思想与哲学竟有这样强烈的碰撞,那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故事,竟蕴含如此多的奥妙。学了一学期的马哲,什么规律、意识的能动性、矛盾还有辩证法,在此不想赘述,而我迫不及待的想把老庄请出,不只因为从前读《庄子》的渊源和对古文的迷恋,而是发现,原来看似枯燥的哲学实则博大精深,随手拈来,便是一朵奇葩,长绽放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中。
《史记》记载,庄子名周,蒙人也。庄周贤达,楚威王听闻他的美名派代表找他让他去中央发展,老庄怎么说呢?他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这就是老庄的志向,曳尾于涂,逍遥自在。而在他的思想中,最突出的就是无为,道兼有无,庄子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无”是老子的研究对象,即“无为而无不为”。“道”亦可如此。首先,庄子认为,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在稊稗”“在甓瓦”“在尿溺”……愈下愈甚。东郭子不解,庄子就告诉他,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有物即有道,故道“无所不在”也。说到这,我想到课堂上提过的“第一性”,讲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时候提到过这个词。当时说所谓“第一性”不是数量词,也不是时间概念,而是哲学的重要范畴,指的是“本原”,是世界发生的最初原因。以我个人理解,“道”是否可称得上万物的本原,道不可见,却又无处不在,老子说“道生一”,而庄子亦以道为“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也。
老庄的“道”应该是“有”和“无”的统一吧。在庄子的思想中,“有”是就物质全体而言,“无”是就抽象本质而言。二者辩证统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无”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联系,是天地万物的统一和绝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指的就是事物的抽象规定性,事物的概念、名称等。“有”生于“无”,“有”,可谓之“器”,形而下,也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了。其实“无”的概念相当抽象,到底什么是无,什么事存在,什么是空,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古印度哲学家,龙树。
龙树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其中“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说的就是不可描述的实在。在龙树的思想里,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没有本身独立的实体性,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而是假借了一个概念而存在,即为抽象概念,我想这与庄子思想的“无”应有异曲同工之。初次涉及“无”这个概念时相当迷茫,通俗来说,我们周围事物无处不在,怎么会说“无”或者“空”呢?哲学给了我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另一个方面理解,也是“有”与“无”的糅合,老聃说无为,庄子说道“无味无形”“自本自根”,无始无终而永存,生生不已,而龙树认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无”渐渐明朗却又更加模糊,或许这就是哲学之探索者为之生无所息的奥妙所在吧。
而初读庄子时,最令我惊异的便是其妻死,其“鼓盆而歌”。这

哲学课结业心得体会:哲学庄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