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育种
黄瓜品质鲜嫩,风味独特,食法多样,果菜兼用。清脆可口,适作鲜果、凉拌、炒食、做汤、泡菜、盐渍、糖渍、制干和制罐,各种食法都别有风味,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蔬菜。
黄瓜的营养价值高。富含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抗坏血酸26毫克,含钙82毫克,磷125毫克,,,,,,
第一节黄瓜种质资源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又称胡瓜、王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
黄瓜起源于印度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
我国黄瓜栽培栽培历史悠久,早在2000年前,在我国黄河流域就开始栽培黄瓜。古代分两路传入我国,即一路由原产地传入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形成了华南系统黄瓜;一路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形成了华北型黄瓜。
一起源与传播
(一)琼斯分类法
欧美型露地黄瓜(果粗、短)
分布于欧洲及北美洲各地。茎叶繁茂,果实圆筒形,中等大小,果面平滑,白刺,肉厚、味清淡,熟果浅黄或黄褐色。
二分类及种质资源
(一)琼斯分类法
北欧型温室黄瓜
分布于英国、荷兰。茎叶繁茂,耐低温弱光,果面光滑,浅绿色,果实长圆,长达60cm以上,,植株生长弱,单性结实强,抗病性弱。
特点:果粗、果长、适应低温弱光,无刺,种子少。
二分类及种质资源
小型黄瓜(泡菜型)
供加工用的小型品种群。分布于亚洲及欧美各地。植株较矮小,分枝性强。多花多果,果实短卵型或圆筒型,长5CM左右,黑刺。代表品种有扬州长乳黄瓜等。
(三)谭其猛分类法
谭其猛(1914-1984)蔬菜学家,园艺教育家。他主持的蔬菜远缘杂交、大白菜、萝卜雄性不育及其遗传变异规律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著有《蔬菜育种》、《蔬菜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等。为发展我国蔬菜遗传育种理论做出了贡献。
1. 华北系黄瓜
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长势强,喜土壤湿润、天气晴朗的自然条件,对日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嫩果棍棒状,绿色,瘤密,多白刺。熟果黄白色,无网纹,大多较晚熟,抗病性强。
代表品种有山东新泰密刺、北京大刺瓜、唐山秋瓜、北京丝瓜青以及杂交种津研 1-7 号、津杂1号、津杂 2号、鲁春 32 等。
长春密刺
华北系统品种的主要特点是瓜形瘦长,大棱大刺,肉质坚脆。
黄瓜育种(蔡)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