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行政村合并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以淮安市淮安区三堡乡盛庄村为例
人民银行淮安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徐松
2006年国家取消了实行2600多年的农业税,伴之以农副产品最低收购保护价、粮种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到位,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的“先天不足”,“民富村穷”的现象比较突出,“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事务与农村基层村干部所获微薄的年薪相比,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本文以淮安市淮安区三堡乡盛庄村为例,剖析农村行政村合并后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客观冷静分析合并村中存在的问题,许多问题并不是行政村合并后才产生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经济抑或整个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表现地更加突出罢了。
一、样本点农村基本情况
盛庄村总户数628户,人口2800人,其中,外出务工约350人;耕地2100亩,高效农业种植面积800亩,规模畜禽水产养殖面积50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00元,村民固定电话安装率30%,村民通有线电视率95%,村民通互联网率1%;村干部数量11人,党员62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没有收入。
二、样本点村庄面临的困难
(一)共性困难
本文之所以将这些困难列为共性困难,是因为在绝大部分经济欠发达的行政村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个别如华西村这样的类型除外),现分别列明如下:
1、村级干部工资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制约。调查发现,并村后农村事务更加繁重,村干部开展工作感觉十分吃力,村干部们普遍反映工资待遇偏低,并受外出务工工资提高、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使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影响。综上原因,许多村干部觉得当村干没多大“前途”,现每月耽搁自家发展不算,光扣掉手机通讯费等费用外,所剩无几,真如一些调皮群众所说“当村干部还不如个低保户”。除此而外,每天还得承担工作的各种压力和责任,甚至还得承受一些群众的不解和辱骂,平时工作缓和时也还“将就”,一旦工作稍忙、压力稍大后,便容易出现“撂挑子”的现象。以盛庄村为例,以年薪计村支部书记和村民主任10000元,村会计8000元,村计生专员和民兵营长6000元。以目前的农村经济情况,这样的收入尚不足以糊口。在农村外出打工的普通泥瓦匠日工资达140元,。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一事一议”款项难以筹集。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集体公共事业尚可以通过提留、筹收、农副产品出售等渠道筹集,对于少数
“钉子户”通过强制扣除、征收小分队“上房揭瓦、牵猪赶羊”等野蛮征收方式也可征集到位。2006年国家取消农业税后,村集体公共事业支出只能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在全体村民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解决。“一事一议”方式存在以难点:一是协商难。许多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仅召开一个村民小组的会议都相当难以召集齐人员。二是互相攀比。每个村都有“钉子户”,容易给其他村民造成攀比,最终导致村委许多拟订好的计划流产。三是筹集难。另有许多务工人员“户在人不在”,早在其他城市安家落户,多年也不回村,这部分人员的“一事一议”款项根本无法筹集。
3、村级办公经费少,工作难以深入开展,更难以开拓创新。行政村改革来,部分村均为“空壳村”,自
农村行政村合并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