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库设计规范.doc弹药库设计规范
弹药库设计规范(一)
弹药库设计二、弹药库的设计安全
弹药仓库是用于储存弹药一类特殊危险品的仓库,也属于特种仓库。
弹药品具有易燃烧、爆炸等性能,在其受热、摩擦、振动、碰撞、曝晒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引起不安全的事故,因此,在弹药品仓库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弹药专用设施本身结构的安全,还要考虑到环境作用下的安全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周围环境内其他设施和人员的安全,所以对于弹药仓库必须精心选择库址,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地物,创造有利于弹药品安全的环境条件,确保弹药仓库的安全。
(一)弹药库地址选择
弹药品仓库属于危险品一类仓库,在选择仓库地址的地理位置时,通常应避开在大中城市,大型工矿基地、重要交通枢纽、大中型水库、大型桥梁、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地震烈度在九度以上的地震区以及受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和其他易受空袭的目标。弹药库距离外部其他目标应满足规定的防护安全要求。弹药仓库的地理位置应尽可能选择在隐蔽和自然保护条件较好的群山地区。以山高坡陡,叉沟较多,沟底平坦,沟坡一般不大于6%的地形为宜。充分利用环山、山沟、深丘的天然屏障的保护作用,以有利于缩小防爆所需的防护距离,减少占地面积。弹药库库址的地质条件应选择石质坚硬,岩体稳定,岩性均匀完整,地质构造简单,土质均匀,满足地基强度要求和地质条件。凡是那些具有土崩、沼泽、流砂、三级湿陷性大孔土、地下矿场等地质的地方都不宜作为弹药库的库址。
(二)弹药库库区布局的设计
弹药仓库的布置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地形地质条件,在满足安全作业和便于收发的前提下,按储存作业区、装卸与检修保养作业区、行政生活区进行分区布置。各区的划分要有明确的界线,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以利于安全保密和行政管理。储存区和检修保养作业区,一般设在一个区域内,统称为技术区。装卸作业区视条件可以设在技术区内,也可单独自成一区。技术区应设围墙或铁网等设施与外部隔离。整个弹药库要合理划定禁区,禁区的界线,原则上应划在山顶分水线外侧,若有困难,则禁区界线距弹药库房(洞库则指口部)不少于100m,其他库房不少于50m。
另外,库区布置设计时,还要保证防洪,排水的通畅,以防洪水对各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侵袭。库房和业务用房的标高,;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标高,。
储存作业区是以弹药库房为主构成的区域。储存区的布局应有利于建造库房和库房的安全防护。区域内库房与库房之间,库房与外部设施、人员活动场所之间、应保持防火防爆的最小允许距离。
地面库的布置,应充分利用山形、地形,选择在较隐蔽又有建库场地的地段。其库房的布局要依山就势,避免一条线或面对面布置。沿山坡布置的库房,还要避开洪水冲沟、滑坡、崩塌、掉石的地段;在地震区,库房应避开含水量大的砂层、淤泥层;不允许将库房基础座落在半软(土层)半硬(岩层)半实(原土)半虚(回填土)的地基上。
地下库(洞库)的布置,以满足洞库防护标准为原则。一般山体的相对高度以100~300m为宜,在覆盖层(自然保护层)厚度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洞库应选择在山体完整、岩体坚固、岩性单一的位置,避开冲沟、低洼等地形。避开滑坡、断层、陷穴、暗河、溶洞、危石地段。进洞轴线尽可能垂直等高线并沿山脊走向,每条洞库应有两个以上的洞口,洞口应力求选择在有隐蔽条件处,座向主导风向。弹药洞库的洞口前方不应对向开阔平地,半径250~300m内最好有高山相挡,洞口中心左右夹角各30°~45°的扇面上,不应布置任何地面与地下建筑物,如洞口前方比较开阔,则扇面的半径还应增大。同一洞库的各个洞口的标高应大体一致,避免造成洞内坡度过大而影响物资堆码的稳定性和运输安全,洞口标高应高于附近地面和洪水最高水位,以利于洞库内渗水排出,防止洞外水入库。
弹药库装卸作业区的布置应便于装卸作业和交通联系;铁路专线,应尽量缩小目标,消除特征;弹药分类点交场可布置在装卸作业区的偏僻地段;弹药检修所可布置在储存区与行政生活区之间,要有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一定的装卸场地;检修工房应满足检修工艺的要求,位置应选择在有利于保证安全和隐蔽的地方。
弹药库的行政生活区的布置,在不影响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布置在仓库入口附近的背风向阳处,以便于人员生活和仓库作业管理。行政生活区与技术区之间,应设置门卫检查室,以保证技术区的安全。
(三)弹药库交通运输设施的布置设计
仓库的交通运输线路及配套设施,是沟通仓库内外联系和展开储运活动的纽带。交通运输线路及配套设施的布置,是根据仓库容量大小和地理条件,充分考虑储运方便和储运安全的前提下确定的。目前,我军大多数弹药仓库的交通运输主要采用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两种形式,对有常年可通航水路
弹药库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