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概述 - 2 -
1、 项目概述 - 2 -
2、 项目背景 - 2 -
第二章、设计依据与设计范围 - 4 -
1. 设计依据 - 4 -
2. 设计范围 - 4 -
第三章、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 6 -
1. 处理水量 - 6 -
2. 进水水质 - 6 -
3. 出水标准 - 6 -
第四章、工艺选择介绍 - 7 -
1. 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 7 -
2. 接触氧化工艺 - 9 -
3. 沉淀池 - 11 -
4. 石英砂过滤器 - 12 -
5. 活性炭过滤器 - 12 -
第五章、工艺设计 - 15 -
1. 工艺设计原则 - 15 -
2. 处理工艺选择 - 16 -
3. 处理工艺流程图 - 16 -
第六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介绍 - 18 -
1. 格栅 - 18 -
2. 调节池 - 18 -
3. 水解酸化池 - 19 -
4. 生物接触氧化池 - 20 -
5. 沉淀池 - 21 -
6. 中间水池 - 22 -
7. 石英砂过滤器 - 23 -
8. 活性碳过滤器 - 24 -
第七章、工艺流程特点 - 26 -
第八章、构筑(建)物一览表 - 27 -
第九章、主要设备一览表 - 28 -
第十章、污水处理站运行费用分析 - 30 -
1. 用电费 - 30 -
2. 人工费 - 30 -
3. 药剂费: - 30 -
4. 运行费: - 30 -
第一章、概述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 500m3/d污水处理站工程
承包范围:包括工艺设计、设备采购、安装工程、整机调试、运行、验收等。
主要技术: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过滤”工艺。
验收标准: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878-1996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项目背景
污水水处理站处理的原水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为此,我司针对该项目特点,根据业主要求做出污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及其他各项事宜。
我公司依据上述情况编制本方案,本工程采用较成熟、效果良好的“水解+接触氧化+沉淀+过滤”相结合的工艺对该污水进行处理。方案的宗旨是:尽量以较少投资、合理工艺,确保处理后的污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第二章、设计依据与设计范围
设计依据
《环境工程师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T 2932-1999);
业主提供的水量、水质。
设计范围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
污水系统构(建)筑物设计;
污水处理系统设备选型及非标等设计;
工程施工工艺、方案设计;
工程投资;
第三章、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处理水量
小区需要处理的污水水源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每天进系统生活废水量为500吨(每天运行24小时,小时处理水量21m3/h)。
进水水质
由于业主未提供原水进水水质,本次设计按类似工程的常规数据见下表。
序号
名称
进水水质
1
PH(无量纲)
6-9
2
CODcr(mg/L)
≦1200
3
BOD5(mg/L)
≦400
4
SS(mg/L)
≦400
出水标准
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序号
名称
进水水质
1
PH(无量纲)
6-9
2
CODcr(mg/L)
≦150
3
BOD5(mg/L)
≦30
4
SS(mg/L)
≦150
第四章、工艺选择介绍
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每一种方法都各有利弊,但其预处理工艺基本都是功能单一的初沉池(AB法除外)。80年代利用水解(酸化)反应池替代了功能单一的初沉池,改善了后继构筑物的进水特性,并进而精简了污泥消化处理工序,这一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被命名为“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3h(与传统的初沉池停留时间相当),能在常温下正常运行,不产生沼气,简化了流程
500m3污水处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