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
名词解释
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资源按照一定原则在不同时间、空间和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依据帕累托定律,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是指资源在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配置和使用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使资源的经济重新配置都不能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又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
主导部门是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先导部门,采用了新技术,本身具有很高的增长率,并且能对其它产业部门产生重大影响,带动其它各部门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
科技活动指在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内,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中,与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全部的、有组织的、系统的科技活动。
研究与开发人员主要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三类。研究人员,是指企业主要参与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人员。技术人员,是指具有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中一个或一个以上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参加研究开发工作的人员。辅助人员,是指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熟练技工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 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经济起飞是指一种产业革命,在工业化初期的较短时间内(20-30年)实现基本经济和生产方法上的剧烈转变,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产业布局指向性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结构。具体的措施可以概括为统筹兼顾,协调各产业间的矛盾,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远近结合、综合发展。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是指一地区(城市)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机械增长率为负,说明区域人口为净迁出,为正则说明为净迁入。
区域研发经费总量是指一个区域在本区域范围内进行研发活动的内部支出的总和,包括利用来自区域外的资金在本区域之内从事研发活动的内部支出,但不包括在本区域之外为从事研发活动所支付的费用。
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 是指新的技术和知识通过一定的渠道向潜在的采用者转移,并且在生产中取得广泛应用的过程。
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
人口转折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技术吸收物质从一种介质相进入另一种介质相的现象。
简单技术转移技术转移,又叫做科技成果转化,出自英文的“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从技术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
垂直技术引进将国外前一阶段的技术引进用于本国下一阶段的技术开发和利用。
简答
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答:⑴自然禀赋的差异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自然条件的异质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⑵经济活动的不完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可以导致区域经济分异,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更为根本的因素是人为因素,这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由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导致的。企业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
⑶空间距离的不可磨灭性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地域空间,有空间就有距离, 既然要进行经济活动,就会产生运动,产生位移,就要克服空间的距离限制、支付距离成本。
2、霍夫曼定理(画图)
⑴霍夫曼系数: 工业划分成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两者产值之比称为霍夫曼系数:
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投资品工业净产值
⑵霍夫曼定理:霍夫曼系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下降,工业化以消费品工业为起点,逐渐向资本品工业转移,即工业结构趋向于“重工业化
”。
工业化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第二阶段,(±1);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第四阶段,霍夫曼系数小于1。
3、技术扩散模型简述
美国经济史学家格里列希斯 1971年著作《杂交玉米和创新经济学》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扩散初期,扩散速度缓慢。
第二阶段:扩散速度不断加快,直至最高峰,进入商业上最适宜地区。
第三阶段:速度减缓,直至水平。
区域历史基础分析的内容
(1)区域历史沿革
行政级别设置和隶属关系
(2)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
20世纪初,沪宁陆路通车
大庆油田开发
武汉钢铁厂建立
长江大桥的通车
(3)区域发展动力的历
区域规划考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