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历史人物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课:千秋功过秦始皇
一:秦灭六国
1、原因:
(1)历史发展的必然: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人们渴望统一;生产力发展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民族、地域间的联系加强,这一切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2)秦国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①国家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②个人因素:嬴政的雄才大略(善用人才,统一方法的当,具体策略灵活)。
2、过程:韩赵燕魏楚齐
3、意义:①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和生产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②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制度:地位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三公九卿:丞相是中央政权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并协助丞相处理政事。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大权最终集于皇帝手中。
郡县制
大一统政策的实施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对于各地的文化交流和共同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的贸易往来和国家的财政税收)
交通:车轨一律六尺宽,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疏浚龙鸿沟,开凿灵渠
军事: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
3、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②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分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世所沿用
三:秦灭亡
原因: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体现:兵役徭役繁重,赋税沉重,严刑峻法;焚书坑儒,文化专制)②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四:评价秦始皇:是接触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缔造者,有名的暴君。
第二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一:定基业
劝父太原起兵 2、统一战争
二:宣武门政变(性质: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
三:开疆拓土与民族政策
平定东突:
a军事打击:630年打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
b加强管理:设都督府
进军西部:
A军事征服:吐谷浑、西突厥、焉耆、龟兹
B吐蕃和亲:有利于加强民族联系,西藏开发
C意义:接触了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巩固了北方的边防,为唐初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族政策:
①概况:开明的,怀柔的民族政策
②措施:武力征服,先战后和,和亲,设置机构的方式
③意义:有利于民族团结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有利于发展便将开发,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四:贞观之治:
含义:唐太宗在位期间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的时期,文化繁荣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原因:①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②隋朝经济繁荣也为唐的发展创造条件③唐太重个人作用,雄才大略
措施:
①政治:,主义调整统治政策;(唯才是用,就用马周;不避亲仇,重用魏征;扬长避短,房谋杜断)
②经济:,(保证弄哦也生产实践,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国家对农民控制,保证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
③文教:兴办学校,晚上科举制度
④民族关系:开明平等;先战后和,和亲,怀柔政策,设置机构的方式
⑤对外:积极友好,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影响:①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②很多制度对后市产生影响③民族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④在文化方面为亚洲文明作出贡献⑤他清醒的自我反省能力,称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
五:评价:①励精图治,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缓和阶级矛盾,开创贞观之治,也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②开明怀柔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多家的发展③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都促进了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影响④他善于用人纳谏,和较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君王的楷模。
第三课: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一:清政府面对的问题:满汉矛盾,鳌拜专权,三番问题,台湾问题,噶尔丹叛乱,沙俄问题(鳌是中央内部矛盾;三、台是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沙俄是中华民族同欧洲殖民者间的矛盾;噶是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的矛盾)
二:康熙文治武功
武力:维护巩固统一的多民族三藩:
⑴背景:三藩势力日益膨胀,英翻中影响力全国的军政统一和清王朝的安危
⑵影响:打出来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也随之加强,也有助于清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⑶表现康熙的才能:态度坚决,敢于负责,沉着冷静,处变不惊,重用汉将,剿抚并用
:
⑴背景:1661年郑成功光复台湾,其子同清廷处于对峙状态
⑵经过: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

高中历史人物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196 KB
  • 时间2018-01-20
最近更新